杂诗七首(其七)

青青头上天,汨汨江中船。

亭亭北山松,噭噭南浦鸿。

岂得不杂处,万物群相攻。

人为万物灵,蠢尔当何从。

肆顾足徬徨,无宁犹梦中。

梦里登太华,交游皆赤松。

明月生紫烟,流光停碧空。浮丘驾云?,洪厓乘轻风。

相视如旧知,长啸抚焦桐。

一弹嫦娥集,再奏吟商龙。

所食白石脂,所居琼瑶宫。

语笑非人间,颜貌疑初童。

岁月岂有厓,惝然闻朝钟。

群籁渐俱入,展目东方红。

犹忆颛顼时,东南倾共工。

伯禹腹于鲧,九载弗成功。

秦穆殉三良,贤士运何穷。

愚智竞芳秽,哀乐心相同。

情随物化迁,一雌复一雄。

蜾蠃负蛢蛉,生死将安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诗人通过“青青头上天,汨汨江中船”这样的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现实又超现实的境界。接下来,“亭亭北山松,噭噭南浦鸿”,以自然界的景物象征着不同生命形态的存在,引出对万物共存与竞争的思考。

“岂得不杂处,万物群相攻”,表达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关系。紧接着,“人为万物灵,蠢尔当何从”,诗人将人类置于万物之上的位置,提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和责任,引发对人类行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反思。

“肆顾足徬徨,无宁犹梦中”,表达了人在面对复杂世界的困惑与迷茫,以及对梦境般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诗人展开了一幅幅奇幻的梦境画面:“梦里登太华,交游皆赤松。明月生紫烟,流光停碧空。”这些景象充满了神秘与浪漫,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浮丘驾云?,洪厓乘轻风”,“相视如旧知,长啸抚焦桐”,“一弹嫦娥集,再奏吟商龙”,“所食白石脂,所居琼瑶宫”,“语笑非人间,颜貌疑初童”,这些描述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仙境,其中包含了对永恒、自由、智慧和美的向往。

最后,“岁月岂有厓,惝然闻朝钟。群籁渐俱入,展目东方红”,诗人从梦境回归现实,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表达了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和希望。全诗以“犹忆颛顼时,东南倾共工。伯禹腹于鲧,九载弗成功。秦穆殉三良,贤士运何穷”这样的历史典故结尾,反映了对古代英雄与贤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类历史进程中智慧与牺牲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二首(其一)

嬴秦溯颛顼,实肇诸大费。

治水锡皂游,贻尔大厥嗣。

勤周肆封爵,赐之岐西地。

陈宝得其雄,将无为秦始。

食马三百人,岂直当世利。

种德被子孙,威加殄尔类。

隆功德所乘,德薄功难再。

并一古帝无,六王不足毙。

咸阳兵可销,阿房复渡渭。

杀旁绝人知,坑儒塞巷议。

诗书竟何仇,揭竿岂文字。

皇帝传万年,山鬼知一岁。

陈胜奋臂呼,万国诸侯至。

功成不务德,天命安可系。

形式: 古风

咏史十二首(其二)

天下自归仁,乘敝易见泽。

长者人共推,况有西楚霸。

雄兵号百万,瞋叱皆辟易。

背关杀义主,遂为帝王藉。

神龙排九霄,风云生羽翮。

一败彭城东,折木扬沙石。

再出荥阳西,黄屋回剑戟。

残暴人天厌,子惠一当百。

吕公识微贱,老妪安足覈。

君子慎幽邈,小人怀显谪。

迩可远在兹,上帝日临赫。

英雄各自为,委身矜一掷。

若无良与平,东西决晨夕。

鸿沟限天堑,龙蛇异窟宅。

五年起布衣,成败争毫发。

所信维穹苍,穹苍不可绎。

抚时崇明德,天心在咫尺。

形式: 古风

咏史十二首(其三)

天子起稼穑,卖谷布兵弩。

谨厚亦复为,子弟乃安堵。

美髯刘将军,大敌猛如虎。

三千乘锐奔,百万成尘土。

雷雨溢滍川,溺死安足数。

功成失伯兄,引过不敢语。

三辅喜东迎,汉官今复睹。

晨夜趣南辕,几为传吏虏。

兼行犯雪霜,惶惑不知所。

冰合滹沱河,乃有白衣父。

邯郸拔其城,焚谤安行伍。

萧王推赤心,铜马获真主。

短兵接高厈,突骑胡相距。

南郭千秋亭,正位顺群伫。

大宝归仁人,万灵赖依怙。

抚我谁当仇,元吉自天祐。

形式: 古风

咏史十二首(其四)

天命邈难谌,仁暴恒相持。

汉室至桓灵,国祚亦孔衰。

既生刘豫州,又生操与丕。

挟主令天下,荀郭多从之。

维我与使君,英鉴谁当欺。

不可与争锋,卧龙犹守雌。

运会倘默定,鞅掌欲何为。

仁人之用心,尽瘁以死期。

连营七百里,尝为此辈嗤。

孝直即不死,骨肉终难移。

丞相真天威,南人无所施。

魏延不可用,岂故从坦夷。

竟出五丈原,仲达安足窥。

有道未必昌,古今长叹咨。

奸雄亦有成,圣哲能无疑。

曷求所从来,毋为昧当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