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雨水的深切期盼与对农业的关怀。首句“去年雨多浸坤轴”,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去年雨水之多,几乎淹没了大地。接着,“排檐日日注银竹”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景象,生动展现了雨水的充沛。
“菊花已老强飘黄,荷叶虽枯犹护绿”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雨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菊花虽然已经凋谢,但依然顽强地飘扬着黄色的花瓣;荷叶虽然枯萎,但仍尽力保护着绿色的生命力。
进入第二年,诗人感叹梅雨迟迟未来,暑气逼人,尘埃弥漫。“苦求涓滴润田亩,敢望潋滟添酒杯”表达了农民们对雨水的渴望,不仅是为了滋润土地,更是为了生活所需。然而,雨水似乎有意捉弄,尽管“昨日雨意十分好,雨声不断真是宝”,却在关键时刻吝啬起来,让老农心生烦恼。
最后,诗人以自己为例子,表示为了祈求雨水,他亲自参与了为百姓祷告的活动,表现了他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切关怀。面对变幻莫测的天气,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乌云时聚时散,仿佛在犹豫是否要给予大地一场及时的甘霖。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雨水的期盼与农业的关切,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