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禅乡院壁间墨梅

昔年曾作梅花梦,梦回衣上寒香重。

矮窗偶见一枝开,早是江南春意动。

凡花不似梅之清,精神骨相由天成。

屡从画手细传本,但知刻画非写生。

官塘荒寺门斜掩,岁久廊攲风雨飐。

不须晴雪明千堆,剩喜墨痕留数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禅乡院壁间墨梅》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墨梅图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昔年曾作梅花梦”,诗人回忆起往昔对梅花的向往与梦想,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梦回衣上寒香重”一句,以梦境中的梅花香气,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暗示了梅花的高洁与清雅。

“矮窗偶见一枝开,早是江南春意动。”这两句描绘了在低矮的窗户中偶然见到一枝梅花开放的情景,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喜爱。

“凡花不似梅之清,精神骨相由天成。”诗人对比其他花朵,强调梅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清雅的气质和天然形成的风骨,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高贵与独特。

“屡从画手细传本,但知刻画非写生。”这里诗人反思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指出虽然画家可以精心描绘,但真正的艺术作品应当能够传达出事物的本质,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

“官塘荒寺门斜掩,岁久廊攲风雨飐。”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通过官塘、荒寺、斜掩的门以及被风雨摇动的廊柱,营造出一种沧桑感,增加了画面的深度与历史感。

最后,“不须晴雪明千堆,剩喜墨痕留数点。”诗人表达了对墨梅图的喜爱,认为不需要繁复的描绘,几笔墨痕就能传达出梅花的神韵,体现了他对艺术简洁之美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人身日夕何曾休,血随气运长周流。

偶然逆转背常理,未免凝结成赘疣。

少年每诵海潮赋,径以人身为譬喻。

君看沙涨潮头回,却向别流乱冲去。

拦不住潮头,从此失故步。

人身调养勿伤和,潮汛缓来争奈何。

形式: 古风

群牛浴小港

群牛见水身半湿,水浅泥深踝全入。

摇头摆尾缓缓游,群牛相呼卒未休。

牧童在旁短鞭指,童既无言牛渐迩。

人牛两忘日自长,水茫茫兮禾苍苍。

形式: 古风

多稼亭

前年毗陵登多稼,万顷黄云在亭下。

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

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

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

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

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

形式: 古风

山中老人送蕙花山荷叶因成长句

山中老人久不见,忽然遇我清溪滨。

手把幽蕙数十本,清香袭袭侵衣巾。

向来我曾著数语,定是久闇蛛蝥尘。

老人详说种蕙法,泥酥沙软水力平。

乱山深处少人迹,敛藏不耀席上珍。

即今得登君子堂,蔼然能被天地仁。

小盆别种山荷叶,种时近水开晚春。

青青之色亭亭立,似与巴豆为弟兄。

不然太华山头种,小变厥初翻样新。

草木至微同是性,出处一异亏本真。

老人前身恐是郭,随缘衣饭甘淡泊。

尔雅读书吾未能,聊为老人书大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