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日夕何曾休,血随气运长周流。

偶然逆转背常理,未免凝结成赘疣。

少年每诵海潮赋,径以人身为譬喻。

君看沙涨潮头回,却向别流乱冲去。

拦不住潮头,从此失故步。

人身调养勿伤和,潮汛缓来争奈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潮》。诗中以潮水的形象比喻人生,探讨了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首句“人身日夕何曾休,血随气运长周流”描绘了人体内血液随着气血运行不息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连续性和循环性。接着,“偶然逆转背常理,未免凝结成赘疣”则指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异常或疾病,如同赘疣一般,成为身体的负担。

“少年每诵海潮赋,径以人身为譬喻”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关于潮汐的文学作品,将潮汐现象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进行类比思考。“君看沙涨潮头回,却向别流乱冲去”进一步阐述了潮汐在特定条件下会偏离正常流向的现象,暗喻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时,可能会偏离原有的生活轨迹。

“拦不住潮头,从此失故步”表达了即使尝试阻止潮水的前进,也无法改变其最终流向,暗示了人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最后,“人身调养勿伤和,潮汛缓来争奈何”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即使潮水缓慢来临,也难以避免其影响,以此告诫人们应注重自身调养,顺应自然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潮汐现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生命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面对生活变化时应有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群牛浴小港

群牛见水身半湿,水浅泥深踝全入。

摇头摆尾缓缓游,群牛相呼卒未休。

牧童在旁短鞭指,童既无言牛渐迩。

人牛两忘日自长,水茫茫兮禾苍苍。

形式: 古风

多稼亭

前年毗陵登多稼,万顷黄云在亭下。

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

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

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

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

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

形式: 古风

山中老人送蕙花山荷叶因成长句

山中老人久不见,忽然遇我清溪滨。

手把幽蕙数十本,清香袭袭侵衣巾。

向来我曾著数语,定是久闇蛛蝥尘。

老人详说种蕙法,泥酥沙软水力平。

乱山深处少人迹,敛藏不耀席上珍。

即今得登君子堂,蔼然能被天地仁。

小盆别种山荷叶,种时近水开晚春。

青青之色亭亭立,似与巴豆为弟兄。

不然太华山头种,小变厥初翻样新。

草木至微同是性,出处一异亏本真。

老人前身恐是郭,随缘衣饭甘淡泊。

尔雅读书吾未能,聊为老人书大略。

形式: 古风

明月堂闻松风

此去中秋才七日,明月堂前秋可即。

山深水远断人踪,僧云居此探消息。

老松夭矫双凤翔,翠色依月新凝光。

神仙所居无乃是,我来访古摩藓苍。

夜长月正当窗白,风入松梢声划划。

娥江元自通涛江,脱似江潮撼僧床。

君不见东坡先生豪一世,寄语重门休便闭。

胸中吐出黄初诗,诗势如潮夐无比。

又不见后山居士真仙人,每遇奇观精神生。

悠悠江水流不尽,晚日浮沈潮势平。

披衣起坐寂无语,松影参差复如故。

风声四散不暂停,遥见江流趁东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