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秋夜

露滴梧桐叶叶黄。流莺时度小回廊。

画屏愁掩是潇湘。

何处碧笙吹断月,此时玉钿爇清香。

消魂时候漏初长。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秋夜》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

“露滴梧桐叶叶黄”,开篇以露珠滴落于梧桐叶上,叶色渐黄的景象,渲染出秋夜的凉意与萧瑟。梧桐叶黄,不仅点明了季节,也暗含了时光流转、万物凋零的意味。

“流莺时度小回廊”,接着描绘了秋夜中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鸟鸣,穿过幽静的小回廊,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流莺的鸣叫,虽稀疏却能触动人心,为这寂静的秋夜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

“画屏愁掩是潇湘”,通过“画屏”这一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画屏后隐藏的是潇湘美景,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此处的“愁掩”二字,既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思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惆怅。

“何处碧笙吹断月,此时玉钿爇清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碧笙,即绿色的笛子,此处借指乐声;断月,形容月光被乐声所切割,营造出一种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意境。玉钿爇清香,则是通过点燃香料,散发出的香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音乐与香气交织的美好场景,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消魂时候漏初长”,结尾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因思绪万千而感到心神恍惚。漏初长,意味着夜深人静,时间仿佛变得悠长,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沈宜修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赋予了这首词以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情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帘外青灯几缕斜。天边寒色逗明霞。

疏梅点点缀琼葩。

冻蕊自教秦管咽,飞花还向蜀丝赊。

画楼窗上只馀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秋思

尽日轻阴锁画阑。横陈锦瑟曲声残。

一庭秋色半阑珊。

览卷意慵添睡思,凭■花落惜春寒。

篆烟聊拨袅屏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细草侵阶映碧阑。薄云天际鸟飞残。

晚风庭院叶珊珊。

自是多情何处问,枉教魂断不知寒。

几回搔首杳如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偶成

日午庭皋一叶飞。世间莫问是和非。

且看征雁傍云低。

苔上浅痕随步缓,阑前闲影任花移。

不须重论古今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