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弦行

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

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

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长月当轩。

如伴风流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

独凤寥寥有时隐,碧霄来下听还近。

燕姬有恨楚客愁,言之不尽声能尽。

末曲感我情,解幽释结和乐生。

壮士有仇未得报,拔剑欲去愤已平。

夜寒酒多愁遽明。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人为了我弹奏五弦琴,尘世的喧嚣忽然平静,我内心感到宁静。
古朴的刀与深沉的磬初次相碰,仿佛串珠断落于寒冷的玉石之上。
乐曲中段也不嘈杂,月光下徘徊,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如同陪伴着风流的雪花萦绕,又追逐着落花飘落在皇家园林。
孤高的凤凰时而隐没,从碧蓝的天空降临,听琴声又似近在咫尺。
燕国的女子含恨,楚地的客人忧愁,言语无法表达完情感,琴声却能表达殆尽。
最后一曲触动我的情感,化解郁结,带来和谐与欢乐。
壮士有仇未报,但听到此处,拔剑的愤怒已被抚平。
夜晚寒冷,酒多愁绪也多,不觉间天已破晓。

注释

美人:指技艺高超的女子。
五弦:古代的一种五弦乐器。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幽磬:深沉的磬声,常用于佛教仪式。
贯断:串连的东西断裂。
御园:皇家的园林。
独凤:孤独的凤凰,象征高洁。
寥寥:稀少,形容凤凰出现的频率。
燕姬:燕国的女子,代指美丽的女子。
楚客:楚地的旅人,代指忧愁的人。
解幽释结:解开内心的困惑和纠结。
壮士:勇武之人。
仇未得报:有未解决的仇恨或恩怨。
愤已平:愤怒的情绪已经平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之中,美人为我弹奏五弦琴的雅致情景。开篇“美人为我弹五弦”,立即吸引了听者的注意力,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想象到那份动人的旋律和美妙的氛围。而紧接着,“尘埃忽静心悄然”则表达了一种由内而外的宁静与平和,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此刻的心境。

在“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琴弦与古旧的琴体之间产生的细腻触感,以及那种如珍珠般散落的美妙声响。这不仅是对听觉的描写,更是一种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

随后的“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长月当轩”则转换了情景,诗人似乎在诉说着琴音的变化,以及夜晚的宁静与那轮高悬的明月形成的美好画面。在这里,“徘徊”一词传达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接下来的“如伴风流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则是对琴声与自然景物之间和谐共生的描绘。诗人用“风流”、“艳雪”、“落花”等意象,将听觉的享受与视觉的美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而后面的“独凤寥寥有时隐,碧霄来下听还近”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氛围。诗中的“独凤”、“碧霄”都增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有时隐”和“听还近”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等待与期待的情绪。

至于“燕姬有恨楚客愁,言之不尽声能尽”,这里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似乎在那美妙的琴声背后,有着难以言说的忧伤和思念,而这种情感即便是通过优美的声音,也无法完全表达。

最后,“末曲感我情,解幽释结和乐生”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的情感共鸣,以及它带来的精神解脱与愉悦。这里的“末曲”意味着宴会即将结束,而那美妙的琴声却让人心中的忧结得以松绑,找到了内心的平和。

至于最后两句,“壮士有仇未得报,拔剑欲去愤已平。夜寒酒多愁遽明”,则似乎脱离了宴会的情境,转而透露出诗人或许还有未了的心愿与不平之气,但在这一刻,这些情感也随着美妙的琴声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释放。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琴声、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场宴会中的雅致与深邃,也揭示了音乐对于人心灵的触动与治愈。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

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

淮滨益时候,了似仲秋月。

川谷风景温,城池草木发。

高斋属多暇,惆怅临芳物。

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

形式: 古风

天长寺上方别子西有道

假邑非拙素,况乃别伊人。

聊登释氏居,携手恋兹晨。

高旷出尘表,逍遥涤心神。

青山对芳苑,列树绕通津。

车马无时绝,行子倦风尘。

今当遵往路,伫立欲何申。

唯持贞白志,以慰心所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忆沣上幽居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

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

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月夜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