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

金衣爱日照,珠实碧波涵。

未止诸侯计,曾闻四皓谈。

颜欢陆绩母,业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书时坡韵儋。

洞庭夸浙右,温郡冠江南。

节物清霜重,家山绿蒂含。

青黄出篱落,朱绿耀林岚。

昔贡千金颗,遥驰万里函。

新宜荐寝庙,香可供瞿昙。

夔子那能比,罗浮未许参。

何人传是陆,端类列非聃。

在品宁为四,蒙恩或赐三。

乡情寄初熟,旅况忆幽探。

嘉拜亲开合,珍藏净洗甔。

行将解印绶,归种当田蚕。

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

荒芜耘径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头富,聊资一饷湛。

茅斋辟杜甫,仙井汲苏耽。

佳境妙餐蔗,闲庭胜莳苷。

雁行三峡荔,奴视四明蚶。

欲继花为谱,应同柳驻骖。

禦偷篱著棘,愁冻灌添泔。

掩映青云叶,光华碧玉篸。

酿成浮瓮蚁,蒸辟蠹书蟫。

护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

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庵。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翻译

阅读扬州贡品,感受大禹治水的深远影响。
香气包裹着橘柚,秋意在江边泛起涟漪。
酷暑中的花朵如雪般凝结,寒冬中叶子染上蓝色。
金色果实喜爱阳光照耀,晶莹的果实沉睡在碧波之中。
贡品不止诸侯赏识,也曾有四皓谈论其价值。
颜回母亲欢笑,陆绩以孝闻名,李衡之子延续家业。
送别客人时吟咏桂花,书写时融入坡公和儋州的韵律。
洞庭湖的美景超过浙江,温郡在江南独占鳌头。
霜降时节,家乡山色清新,绿叶含蓄。
田野间青黄相间的作物,林中红绿交辉。
昔日贡品珍贵,千里迢迢送达。
新贡品适合祭祖,香气也能供奉佛陀。
夔子难以相比,罗浮山也难与之并论。
不知谁将此传承,似陆氏而非老聃之道。
位列四品者宁可谦逊,受恩赐者或许仅三品。
寄予乡情于初熟的果实,旅途回忆幽深探索。
亲人打开珍藏,洗净器皿以示敬重。
即将卸下官职,回归田园养蚕种地。
根须寻找横阳之地,泥土中寻找盐碱地。
荒废的田径长满杂草,溪边栽种楠木。
不必追求千顷良田,只求片刻宁静。
茅屋仿杜甫居所,仙井汲取苏耽故事。
美妙的环境如甘蔗盛宴,闲暇庭院种植药草。
雁阵穿越三峡,视荔枝为奴仆,四明蚶被轻视。
想编撰花卉谱系,如同柳树陪伴左右。
防盗篱笆上长满荆棘,防寒时加水以驱虫。
青云之下,叶影婆娑,碧玉簪光彩夺目。
美酒酿成,倒入酒瓮,书籍免遭蛀虫侵蚀。
期待果实成熟时保留果蒂,去皮以除痰。
遗憾无人可赠,心中悲凉,白岩庵中独自承受。

注释

扬州贡:扬州进贡的物品。
禹化:大禹治水的影响。
香包:香气包裹。
秋色:秋天景色。
破暑:驱散暑气。
凌寒:抵抗严寒。
金衣:金色果实。
珠实:晶莹的果实。
四:四品官位。
颜欢:颜回母亲的欢笑。
陆:陆氏。
李衡男:李衡的儿子。
坡韵儋:苏轼和儋州的诗韵。
洞庭夸浙右:洞庭湖之美超越浙江。
温郡冠江南:温郡在江南地区最为出众。
绿蒂:绿色的蒂部。
青黄:青黄作物。
朱绿:红绿色彩。
遥驰万里函:遥远的地方运输贡品。
瞿昙:佛教用语,指佛陀。
夔子:古代楚国君主。
罗浮:道教名山。
聃:老子。
三:三品官位。
乡情:思乡之情。
幽探:幽深探索。
甔:古代盛酒的器皿。
印绶:官印和绶带。
田蚕:养蚕种田。
横阳:地名。
斥卤:盐碱地。
封植:栽种保护。
溪楠:溪边的楠木。
一饷湛:片刻宁静。
杜甫:唐代诗人杜甫。
苏耽:传说中的仙人。
蔗:甘蔗。
苷:药草。
荔:荔枝。
蚶:海贝。
花为谱:花卉谱系。
柳驻骖:柳树相伴。
禦偷:防盗。
篱著棘:荆棘围绕。
光华碧玉篸:碧玉簪的光泽。
酿成浮瓮蚁:美酒酿成。
蠹书蟫:蛀虫。
护蒂:保护果蒂。
去痰:去除果皮上的病害。
白岩庵:一座白色的庵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对中国古代贡品柑橘的赞美之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柑橘的品质和象征意义。诗中提到的“扬州贡”、“禹化覃”暗指柑橘的悠久历史和吉祥寓意,香包中的橘柚秋色,象征丰收和清凉。柑橘花朵如雪,叶子在严寒中变为深蓝,犹如贵胄披上金衣,果实饱满,富含阳光与碧波之韵。

诗人提及柑橘曾被诸侯看重,也曾引发四皓的讨论,暗示其文化价值。陆绩母亲的喜悦和李衡子孙的产业,进一步强调了柑橘的传承与家族荣耀。诗人以“桂”、“坡韵儋”等意象,表达对柑橘产地的深情,赞誉洞庭湖畔的柑橘尤为出色,温郡则冠绝江南。

诗中还提到柑橘的实用价值,不仅供奉神庙,也适合禅修,与夔子、罗浮等仙地相提并论。诗人感叹无人能及柑橘之美,将其视为陆地上的瑰宝,而非道家仙丹。柑橘的种植和保护,寄托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柑橘的珍视,即使身处旅途,也会忆起柑橘的幽香。他期待回归田园,亲自耕种,享受宁静的生活。柑橘的种植、保护和享用,成为诗人生活的一部分,既有物质的满足,也有精神的滋养。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柑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春感

柳花衮雪春冥冥,溪风一夜吹为萍。

萍随风去渺流水,人生无根亦如此。

故山入梦草芊芊,半窗疏雨寒食天。

晓来白发稀可数,多少朱颜化黄土。

高原冉冉青烟斜,麦饭洒松能几家。

子规叫残金粟暮,茧纸兰亭已飞去。

形式: 古风

饯盛景则教授

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鹤凌虚堕霜羽。

洞中石髓流不乾,圣泉写入君肺腑。

潘江陆海一目尽,自提脩绠汲千古。

碧芹水冷涵夜灯,丹凤山空鸣晓鼓。

有时白战风骚场,小巫见之缩双股。

饭虽不足仁义腴,墙阴老荠羹春苦。

丈夫出处各有道,天地纲常要撑拄。

俗吏惟知骋刀笔,腐儒亦或拘训诂。

云雾窗寒森宝书,广文袖有修月斧。

离亭酒短秋帆开,雁荡峰前桂花雨。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绕之。

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

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

高飞犯霜露,卑飞触茅茨。

乾坤岂不容,顾影空自疑。

徘徊向残月,欲堕已复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故衣

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

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

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无迹。

空令揽衣人,一线泪一滴。

衣弊柰有时,母恩无穷期。

终怜寸草心,何以报春晖。

朝寒纵砭骨,念此不忍披。

且复返所藏,永寄霜露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