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竹炉汤沸火初红

客来寒夜话头频。路滑难沽曲米春。

点检松风汤老嫩,退添柴叶火新陈。

倾七碗,对三人。须臾梅影上冰轮。

他年若更为图画,添我炉头倒角巾。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竹炉汤沸火初红》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煮茶的雅致场景。

首先,“客来寒夜话头频”,描绘了在寒冷的夜晚,朋友来访,两人围炉而坐,话语不断的情景。这句诗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闲适。

接着,“路滑难沽曲米春”,可能是指在冬季道路湿滑的情况下,难以购买到优质的茶叶。这里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限制,也暗示了煮茶所需材料的珍贵和难得,增添了煮茶过程的仪式感。

“点检松风汤老嫩,退添柴叶火新陈”则进一步描述了煮茶的过程。通过“点检”一词,可以看出煮茶者对细节的精心把握,确保水温适宜,茶汤品质上乘。同时,“退添柴叶火新陈”形象地展现了煮茶时调整火候的过程,体现了对烹饪技艺的熟练掌握。

“倾七碗,对三人。须臾梅影上冰轮”,这一句描绘了煮茶完毕后,三人共饮的情景。在冬夜的静谧中,梅影映照在冰轮(月亮)之上,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意境。这不仅体现了茶道的精神,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最后,“他年若更为图画,添我炉头倒角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想象。希望将来能有一幅画,将这一幕美好的场景记录下来,甚至在画面中加入自己煮茶的身影,以示对这一时刻的珍视与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煮茶的雅趣,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情感,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蒋三松风雨归渔图

芦长苇短挂青枫。墨泼毫狂染用烘。

半壁藤萝雄水口,一天风雨急渔翁。

蓑笠重,钓竿濛。不教工处是真工。

市客误猜陈万里,惟予认得蒋三松。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鹊踏花翻.美人解

锣鼓声频,街坊眼慢,不知怎上高高骑。

生来少骨多筋,软陡腾翻,依稀略借鞍和辔。

作时鹘打雪风天,停犹燕掠桃花地。

下地不动,些儿珠翠,堪描耐舞军装伎。

多少柳外妖娇,楼中笑指,颠倒金钗坠。

无端归路又逢谁,斜阳系马陪他醉。

形式: 押[寘]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画中侧面琵琶美人

湖石阴中,栟榈影外,天然一个宫娃。

悄无人与共,自弄琵琶。

拨扫忽成抖擞,恍摇却、钿翠鬟雅。

如花畔,蜂撩未定,战杀其花。

匀搽梨腮双靥,那半面,刚被这半面相遮。

问何时展过,得见些些。

除是递将红叶,应回流水之涯。

俄成讶,缘来画也,一笑看差。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押[麻]韵

禽言(其二)

泥滑滑兮行不得,郭公提壶劝君吃。

脱却布裤涉水难,不如归去聊安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