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
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
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
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室内陈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沙泉”给人以潺潺流水的声音,“草堂”则是诗人隐居的地方,而“纸帐卷空床”则透露出一份简朴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情趣。
接着,“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寻找真正的精神食粮,不为世俗之事所扰乱。这里的“静”和“吟”都是对内在情感的抒发,是一种超脱尘嚣的生活态度。
再下来,“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两句,继续描绘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园林坐清影”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园林中享受着孤独而美好的时光,而“梅杏嚼红香”则是对春日里花果之美的细腻描绘,通过感官体验传达出自然之美。
最后,“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两句,则引出了诗人对于远方寺庙中僧人的好奇和向往。这里的“谁住”表达了一种探索未知的欲望,而“钟声送夕阳”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喟,通过寺庙的钟声与夕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热烟疏竹古原西,日日乘凉此杖藜。
闲处雨声随霹雳,旱田人望隔虹霓。
蝉依独树乾吟苦,鸟忆平川渴过齐。
别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瑶草尽堪携。
梅月来林寺,冥冥各闭门。
已应双履迹,全没乱云根。
琢句心无味,看经眼亦昏。
何时见清霁,招我凭岩轩。
北游兵阻复南还,因寄荆州病掩关。
日月坐销江上寺,清凉魂断剡中山。
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多谢扶风大君子,相思时到寂寥间。
一百二十日,煎熬几不胜。
忆归沧海寺,冷倚翠崖棱。
旧扇犹操执,新秋更郁蒸。
何当见凉月,拥衲访诗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