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其三)

粉堞彤轩画障西,水云红树窣璇题。

鹧鸪欲绝歌声定,鸲鹆初惊舞袖齐。

坐对玉山空甸线,细听金石怕低迷。

东风夜月三年饮,不省非时不似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在红色城墙和华丽的轩窗西边,是如画的景色,水、云、红树映衬着精致的题字。
鹧鸪鸟的歌声渐弱,似乎要停止,这时,八哥鸟才开始被惊动,一起展翅齐飞。
我独自坐着,面对着如玉的山峦,心中空荡,只听见金石般的乐声低沉而深沉。
在这春风吹拂、月光洒落的夜晚,我已经连续三年饮酒,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仿佛陷入泥沼般沉迷。

注释

粉堞:指带有粉色装饰的城墙。
彤轩:红色的华丽轩窗。
画障:绘画屏障,装饰墙壁的画作。
水云:形容水汽与云彩。
璇题:精致的题字或装饰。
鹧鸪:一种鸣叫声音优美的鸟类。
鸲鹆:八哥鸟。
玉山:比喻美好的山景或醉态。
甸线:空旷的线条,可能指视野开阔。
低迷:低沉、沉闷。
东风:春风。
夜月:夜晚的月亮。
三年饮:连续多年饮酒。
非时:不合时宜,此处指忘记时间。
似泥:形容沉迷或失去自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情景。开篇"粉堞彤轩画障西,水云红树窣璇题",通过对屏风和树木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

接着"鹧鸪欲绝歌声定,鸲鹆初惊舞袖齐",诗人似乎在倾听着远方传来的鸟鸣之声,而那仿佛即将消逝的歌声却又给予他一种确定感。同时,诗人的衣袖因鸟儿的惊扇而飘动,这些细节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中微小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

"坐对玉山空甸线,细听金石怕低迷"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着洁白如玉的山峰,心无杂念,只是细细聆听那清脆的金属声响,不愿意让这种美好的时光被世俗的声音打扰。

最后两句"东风夜月三年饮,不省非时不似泥",诗人回忆起三年前与友人在东风和夜月下共同举杯畅饮的情景,而现在却无法分辨那是否只是梦境一般。这里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独赏心中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157)

曹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其四)

木鱼金钥锁春城,夜上红楼纵酒情。

竹叶水繁更漏促,桐花风软管弦清。

百分散打银船溢,十指宽催玉箸轻。

星斗渐稀宾客散,碧云犹恋艳歌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其五)

三年身逐汉诸侯,宾榻容居最上头。

饱听笙歌陪痛饮,熟寻云水纵闲游。

朱门锁闭烟岚暮,铃阁清冷水木秋。

月满前山圆不动,更邀诗客上高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

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仙子送刘阮出洞

殷勤相送出天台,仙境那能却再来。

云液每归须强饮,玉书无事莫频开。

花当洞口应长在,水到人间定不回。

惆怅溪头从此别,碧山明月闭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