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舟中即事

乌溪出闸催双橹,急趁回潮下黄浦。

午前期到上洋城,生怕潮来近亭午。

夜潮已落岸痕高,风卷浪花翻雪卤。

渡头趁渡人如鸡,水行泥行亦良苦。

西岸冲波远入村,东岸涌沙作林圃。

岸上居民无定踪,颇怪潮行无定所。

吾年五十游上洋,今岁重来五十五。

岂无玉雪美少年,向来一揖成千古。

亦有鸱张万石家,势去一朝无寸土。

噫吁嘻,人生幻化若浮云,陵谷变迁何足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上海舟中即事》,描绘了上海江面的壮丽景色与舟行的艰辛,以及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

首先,开篇以“乌溪出闸催双橹”描绘了船只在急流中奋力前行的场景,紧接着“急趁回潮下黄浦”进一步渲染了船行速度之快,仿佛要追赶潮水的节奏。午前的约定,却因潮水的影响而变得紧张,“生怕潮来近亭午”,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夜潮已落岸痕高,风卷浪花翻雪卤”两句,将夜晚潮退后的景象与风起浪涌的动态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变化。渡口繁忙的景象,“渡头趁渡人如鸡”,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潮水中穿梭的忙碌与艰辛。

“西岸冲波远入村,东岸涌沙作林圃”则通过两岸不同的景象,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丰富,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后,“岸上居民无定踪,颇怪潮行无定所”表达了对自然现象难以预测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无奈。

诗人回忆起自己五十岁时初次游历上洋的情景,如今已是五十五岁,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岂无玉雪美少年,向来一揖成千古”,表达了对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感慨。而“亦有鸱张万石家,势去一朝无寸土”则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败,反映了世事无常的主题。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示友人

尘网苦多累,暂閒如脱羁。

胡为尘外迹,而乃东西驰。

聚谈每仓卒,既远翻多思。

眼前失真宰,身外何求知。

百骸如仆马,势合聊相随。

气运忽迁谢,一散无重期。

来日不可待,去日不可追。

静缘当自保,世故方无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登西林

沈郁难自居,偶思散遐嘱。

主丈登西林,断崖倚修竹。

崖上丛花开,飞禽自相逐。

崖下清川流,水光泛嘉木。

四月风雨多,平野一时绿。

长啸白日低,烟云起空谷。

俯视万化间,劳生亦何足。

形式: 古风

游茅山云林清远之馆

华阳有客似重来,新见云林别馆开。

寒日半岩松鹤起,腥风万壑雨龙回。

琴床流露滋瑶草,丹鼎飞春上玉梅。

居者未知清且远,人间咫尺望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漕运万户某脱险于海因和韵唁之

语未开唇已改颜,向来海运历多艰。

连樯影落蛟涎窟,孤枕魂飞鬼骨山。

出匣剑龙惊怒吼,传家珠虎幸生还。

黄金任积高于斗,不博休官一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