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猎猎寒芜引,承风势不还。
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
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
此诗描绘了一场焚烧山林的景象,其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界被破坏的哀伤之情。"猎猎寒芜引,承风势不还"两句,以一种冷漠而又坚定的声音开始,传达出火势的迅猛与不可抗拒。"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则表露出对这一切究竟是谁之过问的疑惑和追寻。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中的“焰”指的是火光,而“空濛里”形容了火光与烟雾交织在空中,给人一种遥远而又模糊的感觉。"烟飞苍莽间"则进一步描绘出大火之后的余烟弥漫于山野之间,景象壮观却又带着淡淡的悲凉。
最后两句“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舍与痛惜。"石中有良玉"暗示山林之中原本蕴含着宝贵而纯净的事物,但在大火之后,这些美好都已化为灰烬,仅留下“惆怅但伤颜”的哀愁。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被破坏的描述,传达了对生命与生态平衡被摧毁的忧虑以及对自然之美不再的悲痛。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然诺竟如何,诸侯见重多。
高房度江雨,经月长寒莎。
道本同骚雅,书曾到薜萝。
相寻未相见,危阁望沧波。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
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鹤见丹成去,僧闻栗熟来。
荒斋松竹老,鸾鹤自裴回。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
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
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
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终初。
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
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
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