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柬龚定庵舍人(其三)

东风吹草青,西风吹草黄。

惟有客子心,不随草短长。

束发慕仙真,倒影凌扶桑。

幸遇广成子,牖我先天方。

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日暮临广莫,天风振枯桑。

前途怅淼淼,后辙悲茫茫。

惊沙如海涛,欲济川无梁。

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旅途,感受到自然界的季节变换和人生的无常。"东风吹草青,西风吹草黄"以生动的景象展示了春去秋来的时光流转,而"惟有客子心,不随草短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漂泊不定。接下来,诗人回忆自己早年对仙道的向往,"束发慕仙真,倒影凌扶桑",并庆幸遇见了指引自己的广成子,得到修行的启示。

然而,诗人意识到追求仙道的小术并非正途,"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暗示了他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日暮临广莫,天风振枯桑"描绘出傍晚时分的苍凉景色,预示着前方的迷茫和困境。"前途怅淼淼,后辙悲茫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深感忧虑,如同大海波涛难以渡过,又缺乏桥梁。

最后,诗人渴望遵循正确的道路,"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希望能抓住余生的光阴,找到真正的光明。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35)

魏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又字墨生、汉士,汉族,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字:默深
  • 号:良图
  • 籍贯:湖南邵阳隆回
  • 生卒年:1794~1857年

相关古诗词

客怀柬龚定庵舍人(其四)

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

与君百年内,托足无斯须。

试问所营营,花蕊上蜂须。

一春所酝酿,广为三冬储。

下备子孙哺,上奉君王需。

区区一饱间,竭此百年躯。

谁知甘似饴,出自苦之余。

形式: 古风

华山西谷(其一)

苍苍惟一色,不辨云树峰。

浩浩惟一声,不辨风泉松。

入谷几千曲,穿云将万重。

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寻源不得源,讵惜劳双筇。

山荒人迹绝,猿鸟俱鸿蒙。

谁知万壑响,出自微泉淙。

万泉之上游,关键万峰中。

出入石府藏,讵非龙所宫。

空翠风不卷,气与诸天通。

形式: 古风

华山西谷(其二)

溪山各无言,万去所酣醉。

水石各无心,万松为映渍。

松云几万重,浸得衣浑翠。

身似鱼游空,何待生羽翼。

仰视峡中天,古井澜不沸。

咳唾不敢轻,谷响殷潮势。

步步皆岳魂,息息通仙忾。

莹然一寸心,苍苍照天地。

诗难状碧空,梦亦浮元气。

何人苍龙岭,俯瞷思飘坠。

请谢世网尘,和枕秋云睡。

仙犬守云扃,毋许渔樵至。

形式: 古风

岱谷西溪

山大水声小,水与山不敌。

谁知砉砉响,能静岩岩魄。

岱宗石不裂,裂即万寻壁。

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

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

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

仰视苍苍天,坼入巉巉石。

倾崖宿苍阴,倒影地不及。

不辨峡西东,但随溪转侧。

到此顿忘归,今古空明积。

昔贤此考槃,觞咏谭王伯。

至今濯缨亭,气与岱宗赫。

山禽不敢啼,草树若屏息。

悄然万虑澄,何独红尘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