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斋乃予旧居以琴名斋吾为之也项先生与诸生居之谈庄讲老有佳趣向尝造焉而忆往事乃亦有分胜多救之处成诗呈项先生者书其实耳

琴斋高致有真风,山閤延宾未折中。

来问死生非碌碌,为谈庄老肯匆匆。

喜今可与君还往,惜昨曾留客许同。

处士或将方寸比,斯人为不殢焦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琴斋的高雅情趣充满真实风韵,山阁邀请宾客还未到中年。
来访的人询问生死大事,并非庸碌之人,愿意从容谈论庄子老子的思想。
欣喜如今能与你频繁交往,遗憾昨天曾答应留客共度时光。
这里的隐士或许会把自己的心比作方寸之地,这个人对待友情不会像对待焦桐般轻易放弃。

注释

琴斋:指书房或主人的居所。
高致:高尚的情趣或修养。
山閤:山中的楼阁,可能指隐居之处。
延宾:邀请宾客。
碌碌:平凡无奇,庸碌。
庄老:庄子和老子,道家代表人物。
匆匆:急忙,仓促。
处士:未做官的士人,隐士。
方寸:古人以心比作方寸之地,形容人心思细腻。
殢:困扰,难以忘怀。
焦桐:古代名琴,泛指好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琴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高雅、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山閣延宾未折中"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境界,而"来问死生非碌碌"则表明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不是那种急于求成的态度。

"为谈庄老肯匆匆"一句,显示出诗人对道家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这种思想让他在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和平静。"喜今可与君还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知己共度时光的喜悦,而"惜昨曾留客许同"则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处士或将方寸比,斯人为不殢焦桐"中,“处士”指的是隐居的士人,“方寸比”可能是形容诗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状态,而“斯人为不殢焦桐”则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琴斋生活的描写和哲学思想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答太守虞察院游仙岩诗

累年林下意何长,岩谷风霜亦备尝。

俗客不曾交得到,达人应未以为狂。

江亭昔造怀宁海,石屋今居似濑乡。

谁拟上饶新太守,却因朝谒到山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新荷

败荷已尽小荷圆,照眼含香尚忍怜。

月帝来寻青玉匣,金童立认碧铜钱。

已凝重露资清气,何幸轻风扫淡烟。

远有华峰全美在,花开般捧烂红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简元规泰定二公

傍水弦歌者,当檐执卷人。

人心各有趣,天乐一何真。

畏日初交夏,闲花尚是春。

不随寒暑变,只有劫初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蒙秦治

紫垣佳客有灵踪,独木为桥处处同。

一自浑家参太极,更谁连步上青空。

槛前怪木冬长碧,岩下灵光夜久红。

真泽不随时世斩,出尘人世入神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