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果教院见远亭

高僧欲纵目,桥上建横亭。

野水茫茫白,群山点点青。

客帆风送叶,渔火夜遗星,看尽朝昏景。

天涯一画屏。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僧想要放眼远望,所以在桥上建造了一座横跨的亭子。
野外的水面广阔无垠,泛着白色的光芒,群山星星点点,显现出青翠的色彩。
游船上的帆被风吹动,像一片片叶子在水上飘摇,夜晚的渔火闪烁,如同星星落入湖中,尽显早晚的景色变换。
这仿佛是天涯海角的一幅画卷。

注释

高僧:指修行高深的僧人。
欲:想要。
纵目:放眼远望。
桥上:在桥上。
建:建造。
横亭:横向的亭子。
野水:野外的水。
茫茫:广阔无边。
白:白色。
群山:连绵的山脉。
点点:星星点点。
青:青翠。
客帆:游客乘坐的船帆。
风送:被风吹动。
叶:像叶子。
渔火:夜晚捕鱼时的灯火。
夜遗星:像星星一样闪烁。
看尽:看遍。
朝昏景:早晚的景色。
天涯:天边。
一画屏:一幅画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桥上建造横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所持有的向往与期许。诗中的意境宽广,色彩鲜明,情感丰富,是一首具有深邃哲理的山水田园诗。

“野水茫茫白”、“群山点点青”等句子,不仅描绘了眼前的自然风光,也象征着无垠的远方和心灵深处的澄清与宁静。桥上建横亭,则像是连接现实与理想,世俗与精神世界的一座桥梁。

“客帆风送叶”、“渔火夜遗星”两句,通过对流动的帆船和远处渔火的描写,传递了时间流逝、生命旅途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哲思。最后,“看尽朝昏景”、“天涯一画屏”则是诗人站在横亭上,对着无垠的天地,感受着日出日落的壮丽变化,以及宇宙万物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和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

李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见《乐府雅词》卷下

  • 字:景元
  •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098—1100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

江国陆郎封寄后,独自冠群芳。

折时雪里,带时灯下,香面讶争光。

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

玳筵赏处,玉纤整后,犹胜岭头香。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击梧桐

杳杳春江阔。收细雨、风蹙波声无歇。

雁去汀洲暖,岸芜静,翠染遥山一抹。

群鸥聚散,征航来去,隔水相望楚越。

对此、凝情久,念往岁上国,嬉游时节。

斗草园林,卖花巷陌,触处风光奇绝。

正恁浓欢里,悄不意、顿有天涯离别。

看那梅生翠实,柳飘狂絮,没个人共折。

把而今、愁烦滋味,教向谁说。

形式: 词牌: 击梧桐

吊严陵

蕙兰香泛,孤屿潮平,惊鸥散雪。

迤逦点破,澄江秋色。

暝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

渔舍孤烟锁寒碛。画鹢翠帆旋解,轻舣晴霞岸侧。

正念往悲酸,怀乡惨切。何处引羌笛。追惜。

当时富春佳地,严光钓址空遗迹。

华星沈后,扁舟泛去,萧洒闲名图籍。

离觞吊终寓目,意断魂消泪滴。

渐洞天晚,回首暮云千古碧。

形式: 词牌: 吊严陵

过秦楼

卖酒炉边,寻芳原上,乱花飞絮悠悠。

已蝶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谩道草忘忧。

也徒将,酒解闲愁。

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苹满汀洲。

有翠红径里,盈盈似簇,芳茵禊饮,时笑时讴。

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熳狂游。

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

向尊前拟问,双燕来时,曾过秦楼。

形式: 词牌: 过秦楼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