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卖酒炉边,寻芳原上,乱花飞絮悠悠。

已蝶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谩道草忘忧。

也徒将,酒解闲愁。

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苹满汀洲。

有翠红径里,盈盈似簇,芳茵禊饮,时笑时讴。

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熳狂游。

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

向尊前拟问,双燕来时,曾过秦楼。

形式: 词牌: 过秦楼 押[尤]韵

翻译

在卖酒的地方附近,我漫步在芳香的原野上,纷飞的花朵和柳絮漫天飘荡。
蝴蝶稀少,黄莺已散去,想要留住时间就像用长绳系住太阳一样不可能。
徒然地说草能忘忧,但酒只能暂时缓解闲愁。
正值江南春天结束,旅人远行千里,水边的洲渚上满是浮萍。
在翠绿与红色交织的小径里,花朵簇拥,人们在那儿举行春游聚会,时而欢笑,时而歌唱。
在温暖的微风和渐长的夕阳下,我们尽情享受漫长的游玩时光。
谁能想到,在这狂欢之中,突然涌上心头的是离别的愁绪。
在酒杯前,我想要询问,当双燕归来时,是否曾经过那座秦楼。

注释

炉边:指卖酒的地方。
芳原:芳香的草地。
系日无由:无法留住时间。
谩道:徒然地说。
苹满汀洲:洲渚上满是浮萍。
盈盈似簇:花朵簇拥的样子。
离情:离别之情。
秦楼:可能指代某座有故事的楼阁或某人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赏图景。诗人在江南春尽之时,行走于千里之远的水边,见到满洲的苹花盛开,心中充满了愉悦的情怀。在翠绿的小径上,芳草鲜美,如簇状盛放,诗人时而笑语,时而低吟,尽情享受这份悠闲自得。当温暖的春风轻拂过脸庞,他任由着狂野之心,沉浸于无尽的日光中。

然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并非全是欢愉与自由。诗人提到“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透露出即便是在这纷飞的花絮和醇厚的酒香之下,也难以完全忘怀那些萦绵而深远的情感。甚至在向尊前提出问题时,诗人又不经意地回忆起曾经走过的秦楼,那里或许藏着双燕的消息,或是他心中某段未了的情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既充满生活乐趣,又不无忧虑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2)

李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见《乐府雅词》卷下

  • 字:景元
  •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098—1100

相关古诗词

帝台春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形式: 词牌: 帝台春

望云涯引

秋容江上,岸花老,蘋洲白。

露湿蒹葭,浦屿渐增寒色。

闲渔唱晚,鹜雁惊飞处,映远碛。

数点轻帆,送天际归客。凤台人散,漫回首。沈消息。

素鲤无凭,楼上暮云凝碧。时向西风下,认远笛。

宋玉悲怀,未信金樽消得。

形式: 词牌: 望云涯引

望春回

霁霞散晓,射水村渐明,渔火方绝。

滩露夜潮痕,注冻濑凄咽。

征鸿来时应负书,见疏柳、更忆伊同折。

异乡憔悴,那堪更逢,岁穷时节。东风暗回暖律。

算拆遍江梅,消尽岩雪。唯有这愁肠,也依旧千结。

私言窃语些誓约,便眠思梦想无休歇。

这些离恨,除非对著、说似明月。

形式: 词牌: 望春回

梦玉人引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

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

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馀迹。

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

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

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

形式: 词牌: 梦玉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