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二首(其二)

出城便爱小嵯峨,濯足还来碧涧阿。

飞磴未跻先瘆瘭,断碑欲认更摩挲。

溪山有待登临久,今古无穷感慨多。

我比乐天官更适,十年一到意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虎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首句“出城便爱小嵯峨”,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虎丘山的喜爱之情,用“小嵯峨”形容山势虽小却峻峭,引人入胜。接着“濯足还来碧涧阿”,写出了诗人亲临山涧,洗去尘埃,身心得到净化的过程,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向往。

“飞磴未跻先瘆瘭,断碑欲认更摩挲”,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探索的乐趣。诗人未至山顶,已感山路崎岖,但对沿途的古迹仍充满好奇,仔细触摸断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这种对自然与历史的双重探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溪山有待登临久,今古无穷感慨多”,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与思考。诗人站在山巅,俯瞰溪山,不禁生发出对过往与未来的无限感慨,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最后,“我比乐天官更适,十年一到意如何”,诗人以白居易自比,表达了自己在虎丘游玩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十年一遇的这次游历,对于诗人来说,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游记诗。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唐子畏之九仙山祈梦

人生出处天难问,闻有灵山试扣之。

三月裹粮真不易,一生如梦复何疑。

天台雁荡归时路,秋月春风别后思。

我亦有疑烦致问,苍生帖息定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歌风台

銮舆翠盖始东巡,隆准依然泗上身。

父老已非丰沛旧,尘埃谁识帝王真。

八千子弟空歌楚,百二河山竟去秦。

莫道四方须猛士,商山閒杀采芝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海塘谣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公今何在,我田我耕。

昔公未来,潮齧我堤。浩浩洪流,浸我稻畦。

公之来兮志何壮,稽天之浸身以障。

楗以木,填以壤,隐然长虹横海上。

潮安流,田有秋,温人饱饭卧且收。

靳公靳公胡不留。

稽山摧,潮水歇,靳公之名乃可灭。

形式: 古风

燕巢叹

燕燕兮于飞,深深兮重闱。

朝捲帘兮放燕出,暮捲帘兮待燕归。

朝朝暮暮兮燕无我违,胡然兮一旦燕惊飞而不下,怅巢是而人非。

万里兮乌衣,去此兮畴依。

岂无连云画栋兮,诚不忍其故栖。

松楸郁郁兮京口之垄,逝将衔泥兮相孝子而营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