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的《伤逝(其一)》,通过哀悼亡妻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怀念和内心的悲痛。
首句“奔湍宁驻壑,颓云岂归山”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奔腾的水流难以驻留于深谷,颓败的云朵不会回归高山,暗示生命的流逝无法逆转。接着,“眷我室中人,一逝永无还”直接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她已永远离去,再也不能回来。
“结发事中闺,柔嘉静且閒”描绘了两人初婚时的和谐与宁静,妻子温柔贤淑,生活平静而美好。“冰操亮为矢,服约志所欢”则赞美妻子的高洁品行和坚定的婚姻承诺,如同箭矢般坚定,志同道合。
“漫云沾薄禄,与尔共岁寒”表明即使生活贫困,也愿意与妻子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体现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万里赴燕台,执手涕汎澜”描述了诗人远赴他乡时与妻子离别的场景,泪水涟涟,充满了不舍与悲伤。
“穷途思比翼,中道忽摧残”表达了对不能与妻子白头偕老的遗憾和痛苦。“生平一寸心,付此七尺棺”说明诗人将对妻子的全部情感寄托在她的遗体上,情感至深。“丈夫虽刚肠,坐感百忧攒”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哀愁。
最后,“即事犹可了,循念始难安”表达了诗人虽然能处理现实中的事务,但每当回想起与妻子的往事,心中便难以平静,充满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和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亡妻的回忆和哀悼,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爱人的痛苦,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悼亡妻主题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