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凤土匪滋事,闻警戒严

戎装日日上城巅,饷窘兵孱械未全。

披甲营徒张赤帜,买刀家尽卖乌犍。

人敲刁斗残更月,官括荒城富室钱。

如此年时如此况,乐输争奈奋空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地方匪患频仍,官府采取紧急措施以应对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军民在面对土匪侵扰时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态。

首联“戎装日日上城巅,饷窘兵孱械未全”点明了军队每日驻守城头,但面临粮饷短缺、兵力弱小、武器不全的困境。这既反映了当时军事资源的匮乏,也暗示了政府对地方安全的无力感。

颔联“披甲营徒张赤帜,买刀家尽卖乌犍”进一步描绘了民众为了自保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士兵们身披铠甲,高举红旗,而普通家庭则不惜将耕牛卖出以购买刀剑,准备抵抗匪患。这一对比鲜明的画面,凸显了百姓在危难时刻的无奈与抗争。

颈联“人敲刁斗残更月,官括荒城富室钱”则聚焦于夜晚的紧张氛围。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和警戒的器具,敲击声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警戒的加强。同时,官府正在搜刮荒城中的富户,以补充军需,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不安与不满。

尾联“如此年时如此况,乐输争奈奋空拳”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感慨。在这样的年岁里,人们虽尽力支持,却只能徒劳地挥舞空拳,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无奈描述,也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隐晦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深刻揭示了清朝末期地方治安问题的严峻性和民众生活的艰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书叹

寇起萑苻叹蔓延,即今海甸尽骚然。

征途处处生荆棘,战地家家废陌阡。

浪巨农曾空菽粟,兵多灶又起风烟。

堪嗟百里膏腴地,数载纷纷尽变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途间见分类难民痛述时事

吴、越分争火烛天,问渠何事竟茫然。

可怜乡社成焦土,囷极监门绘不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香山暮归

荦确遍沙湾,匆匆薄暮还。

风腥知近海,日暗欲衔山。

策蹇粘泥滞,浮鸥踏浪閒。

遥瞻阛阓接,犹在莽苍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感赋

抛琴将半载,废卷亦三旬。

势逼难通隐,时艰枉率真。

干戈生咫尺,乡社痛湮沦。

拨乱诚无术,劳劳愧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