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

骢马乌纱游洛尘,未能全得自由身。

深惭白首恋微禄,不向青山为散人。

斥鴳卑飞聊取适,冥鸿高举益难亲。

蜀都迢递千馀里,徒诵新诗妙入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从其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处境与情感的诗歌。

开篇“骢马乌纱游洛尘”,描绘了诗人在洛阳城外策马漫游的情景,通过“未能全得自由身”表达了对自由状态的向往和目前状况的不满。这里的“自由身”不仅指肉体上的解脱,更蕴含精神上的无拘无束。

接着,“深惭白首恋微禄”,诗人感慨于自己的头发已白,而仍旧恋栈于微薄的俸禄,这里透露出一种对世俗功名利禄的不甘心与矛盾情绪。随后的“不向青山为散人”则表明诗人虽然内心渴望超然物外,但现实中仍未能做到。

第三句“斥鴳卑飞聊取适,冥鸿高举益难亲”,通过对比鹰的飞翔和鸿鸟的高举,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挣扎。这里,“斥鴳”指的是低飞的猎鹰,而“冥鸿”则是远行的鸿鸟,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矛盾。

最后两句,“蜀都迢递千馀里,徒诵新诗妙入神”,诗人通过描述遥远的蜀都和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与沉醉。这里的“蜀都”指的是四川地区,而“迢递千馀里”则强调了空间上的距离和心灵上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安之久雨

秋霖逢甲子,禾耳恐须生。

流俗幸无验,高田犹有成。

润唯藜莠得,烂与蕙兰并。

早晚浮云豁,逍遥赋晚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尧夫见寄(其二)

仁政如慈父,蒲人得所依。

教条前后接,风迹古今稀。

试郡才书最,还朝必奋飞。

西台旧班列,犹望绣衣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尧夫见寄(其一)

志趣苦难合,伥伥何所依。

逢君始相照,知我信为稀。

忽报除书下,徒瞻征盖飞。

相思千里远,洛浦又春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尧夫首尾吟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

古道白头无外用,今时青眼几人知。

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

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