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成高屋碍云岚,下视诸方落二三。
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
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
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独立的居所,诗人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新成高屋碍云岚”一句,以宏伟壮丽的景象开篇,展示了居所的雄伟气势。紧接着,“下视诸方落二三”则通过对比,突显出高屋之高远和独立,诗人从高处俯瞰四周,那些繁杂世事变得渺小。
“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这里的“妙喜”指的是超越尘俗的快乐,而“德云”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路径,去寻找更高的精神山峰。
“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两句,则是对居所的功能和生活状态的描写。“按家”即在家中,“超尘染”则意味着通过家庭生活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同时,“唤客何妨到酒酣”表达了诗人欢迎朋友到访,共同享受清谈与美酒带来的愉悦。
最后两句“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则是对居住者深刻理解和欣赏这座高阁的意境,并且告诫年轻人无需向南方(通常指的是朝廷或世俗社会)寻求功名。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远、超脱等元素,构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散策春岗晓,樵苏一径长。
钩衣藤挂石,断路水浮塘。
山静竹生韵,池清兰自香。
禅房得深憩,鱼鼓正鸣廊。
一壑翛然听雨眠,君来着语破云烟。
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多一指,学人正自少三拳。
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
偶脱尘缨百虑宽,更穷目力快遐观。
旋谋浊酒招强伴,行拾落英供晚餐。
树拥山根张密幄,云随雨脚是惊湍。
试追健笔难何似,倒策驽骀上石峦。
酒边着语见真情,收拾应须遣六丁。
戢戢瓮头堪一醉,栖栖泽畔忍长醒。
汤盂茗碗香中泛,药圃蔬畦烛下经。
漏尽却随江月去,舞鸥迎我过寒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