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闻啸

山寺啼猿送暮钟,琪林远近隔云松。

仙翁自啸瑶坛月,知在罗山第几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月夜景象。首句“山寺啼猿送暮钟”,以猿猴的啼声与寺庙的钟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琪林远近隔云松”一句,通过“琪林”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植物,以及远处与近处的云松相隔,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距离感,使整个场景显得既广阔又深邃。

“仙翁自啸瑶坛月”中,“仙翁”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其“自啸”则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瑶坛月”则将仙人的活动置于一个如梦似幻的背景之下,月光下的瑶坛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清冷。最后,“知在罗山第几峰”以疑问的形式收尾,既表达了对仙人所在位置的探寻,也暗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学思考的月夜仙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超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浮山中四首(其一)

雨过层峦翠作堆,天风吹袂上蓬莱。

瑞烟直接观源洞,佳气常依礼斗台。

瑶草一溪和露冷,琪花千树向秋开。

相传勾曲云林近,曾见三茅跨鹤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罗浮山中四首(其二)

珠宫琳阙结为邻,长日云林学采真。

丹灶半沉惟有碣,桃源虽在却迷津。

梅花开处空劳梦,蝴蝶飞来不着身。

频向羽流相借问,相逢谁是姓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罗浮山中四首(其三)

采药西林薄暮回,柴门遥对乱峰开。

鹤归几阵松云重,猿啸一声山雨来。

风径茏葱吹作管,石池清浅汎为杯。

却愁秋老荷衣薄,一片流霞手自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罗浮山中四首(其四)

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

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

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

何日金绳开觉路,愿随罗什学吞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