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枕边梦事忽蘧蘧,起着青鞋唤竹舆。
投老惟堪听斋鼓,此生端愧坐儒书。
十年枵腹犹堪在,一钵连床便有馀。
蓦直从来大舟路,横担拄杖正怜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晨曦中醒来后的生活情景。开篇“枕边梦事忽蘧蘧,起着青鞋唤竹舆”两句,通过梦境的淡漠和穿上青鞋叫竹轿的动作,展现了主人公清贫而又不失礼仪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投老惟堪听斋鼓,此生端愧坐儒书”表达了诗人对年迈的担忧以及对于未能功成名就的自责,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中间两句“十年枵腹犹堪在,一钵连床便有馀”,则写出了诗人长久以来依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尽管如此,仍能自得其乐。这里的“枵腹”指的是饱食而终日无所事事,“一钵连床便有馀”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即使在贫困中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两句“蓦直从来大舟路,横担拄杖正怜渠”,诗人似乎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对未来某种向往或期待,但同时又不失现实感和自我安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淡泊明志和超脱之情怀。
不详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杳杳东风吹雁行,淡烟疏柳暗河梁。
边笳忽起暮天远,塞雁不鸣春草长。
野馆梦回花似霰,戍楼诗就月如霜。
应怜投老尚漂泊,白鸟青山堪断肠。
汾河水落雁南飞,一马萧萧木脱时。
苍鬓宁堪异乡别,幽人况有故园悲。
山头日没边笳断,陇底驼鸣塞草衰。
千里黄云太行路,自怜北望独相思。
问舍求田话昔时,共忧南北未安枝。
青山笑我空成梦,白发怜君苦作诗。
风月谁教太潇洒,功名自是小差池。
要须附骥还金马,昼锦归来亦未迟。
沙尾潮生浪影微,东风洲渚蕨芽肥。
西江水借铜瓶润,北阙云随锡杖飞。
日煖凫鹥迎宴几,春深花絮护禅衣。
遥知一榻诸天外,归梦时时近紫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