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岩穴无结构诗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

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径,清涧响丘琴。

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岩石间没有人工建筑的痕迹,山谷深处极其幽静,引人探寻。
树叶飘落,秋日的鸟巢显得格外遥远,云雾缭绕在石径上,意境深远。
早开的梅花香气飘满乡间小路,清澈的山涧水声如同古琴在山丘上回响。
只有那悠然闲居的旅客,对芬芳的杜鹃花怀着依恋不舍的心情。

注释

岩间:岩石之中。
无结构:没有建筑物。
谷处:山谷之处。
极幽寻:非常幽静,适合探幽寻胜。
叶落:树叶掉落。
秋巢:秋天的鸟巢。
迥:远,此处指显得空旷、远离。
云生:云雾升起。
石路:山间的石板路。
深:深远,浓厚。
早梅:早春开放的梅花。
香野径:香气弥漫在田野小路上。
清涧:清澈的山间溪流。
响丘琴:流水声像古琴在山丘上弹奏。
独有:只有。
栖迟客:悠闲居住的旅客,也可指隐士。
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芳杜心:对芳香的杜鹃花的喜爱之心,也可泛指对自然美景的依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自然风光图。"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自然形成、不为人工雕琢之物的赞美,以及探索隐秘之地的意愿。这两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山谷的轮廓。

接下来的"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则更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和景物的层次。秋天的树叶纷纷扬扬,随风飘落,形成了一片金黄色的"巢迥";而山间的云雾,如同迷雾一般,将石制的小路包裹其中,使得道路显得更加曲折幽深。

诗人接着写道:"早梅香野径,清涧响丘琴。"这里,早梅成为诗中最鲜明的色彩和香气的象征,它在荒凉的小径上散发出淡雅的芬芳;而山谷中的溪流潺潺,声音如同琴声一般,清脆悦耳。

最后两句"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倾向。他是那个在这片美景前停留不前的旅人,这份美好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让他不忍离去。这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留恋。

总体而言,王申礼以隋代诗人的身份,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共鸣。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有力,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4)

王申礼(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事迹不详,代表作《宝林寺》、《赋得岩穴无结构》

相关古诗词

别周记室诗

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意凄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形式: 乐府曲辞

东归在路率尔成咏诗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

故乡尚千里,山秋猿夜鸣。

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

羁恨虽多绪,俱是一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早发扬州还望乡邑诗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