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周记室诗

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意凄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仙鹤在五里之内徘徊不前,猿猴的三声啼叫令人心碎断绝。
为何我们都迷失了道路,在离别的酒杯前相对哭泣。
离别的愁绪无休无止,本想放歌却一片寂静,无法喧哗。
虽然身为贫贱之交想要赠送礼物,但最终只能捂着泪眼,说不出话来。

注释

五里:指一个大致的距离,形容鹤在附近徘徊不去。
徘徊鹤:比喻人不舍离去,如同鹤在空中盘旋。
三声:指猿猴连续悲啼三次,声音凄凉。
断绝猿:形容猿猴的叫声哀怨,似乎要断肠。
何言:怎能说,为什么。
俱失路:都迷失了方向,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迷茫或困境。
相对:面对面。
泣离樽:在离别的酒宴上哭泣,樽是古代的酒器,代指酒宴。
别意:离别时的情感。
凄无已:悲伤没有尽头,形容极度哀伤。
当歌:应当唱歌以表达情感。
寂不喧:寂静而不喧闹,表示心情沉重,无法欢歌。
贫交:贫贱之交,指真诚而贫穷的朋友。
欲有赠:想送对方礼物作为纪念。
掩涕:捂住眼睛哭泣,形容极度伤心。
竟无言:最终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伤。"五里徘徊鹤"和"三声断绝猿"分别形象地描写了鹤在空中徘徊的孤独,以及猿在深山中的悲啼,通过这些生动的自然画面传达了一种人与环境隔绝的情感状态。

接着,"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则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情感,人们都迷失了道路,在相遇时却只能相对而泣,离别之痛难以言说。这里的“离樽”可能指的是古代酒宴中用来分别装载酒水的器具,借此比喻离别的情景。

"别意凄无已,当歌寂不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之情无法倾诉,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受。诗人原本想通过歌唱来抒发离愁,但最终也只能是沉默,因为这样的情感太过沉重,难以用言语表达。

最后,"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则表明了诗人在贫穷交友中想要送予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用袖子掩饰泪水。这一句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痛,以及在困境中的无力回天。

收录诗词(19)

王胄(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润州建康城(今江苏南京),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被捕坐诛

  • 字:承基
  • 籍贯:凌傲时
  • 生卒年:558~613年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形式: 乐府曲辞

东归在路率尔成咏诗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

故乡尚千里,山秋猿夜鸣。

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

羁恨虽多绪,俱是一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早发扬州还望乡邑诗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七夕诗

汉曲天榆冷,河边月桂秋。

婉娈期今夕,飘飖渡浅流。

轮随列宿动,路逐彩云浮。

横波翻泻泪,束素反缄愁。

此时机杼息,独向红妆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