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

策杖度溪桥,云深步数劳。

青猿吟岭际,白鹤坐松梢。

天外浮烟远,山根野水交。

自缘名利系,好此结蓬茆。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深入云雾中步步辛劳。
青色猿猴在山岭间哀鸣,白鹤静坐在松树梢头。
远处天空飘浮着淡淡的烟雾,山脚下的溪水与野地交汇。
只因名利牵绊,我喜爱在此搭建茅屋,过简朴生活。

注释

策杖:拄着拐杖。
溪桥:小桥。
云深:云雾深处。
步数劳:步步艰辛。
青猿:青色的猿猴。
吟:哀鸣。
岭际:山岭之间。
白鹤:白鹤。
天外:远处天空。
浮烟:飘浮的烟雾。
山根:山脚。
野水交:溪水与野地交汇。
名利系:被名利牵绊。
蓬茆:茅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终南山的游历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世界的寄托。

“策杖度溪桥,云深步数劳。”开篇两句,诗人手持拐杖,缓缓地过着溪边的小桥,周围云雾缭绕,使得脚步显得格外艰难。这里不仅描写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沉思和对远方的向往。

“青猿吟岭际,白鹤坐松梢。”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听见青猿(古代称呼猕猴)的啼叫声在山岭间回响,以及看到白鹤栖息于松树梢头的景象,再次强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天外浮烟远,山根野水交。”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广阔的山水画卷,天边的云雾仿佛与世隔绝,而山脚下流淌着清澈的溪流,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自缘名利系,好此结蓬茆。”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然,以及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诗人心甘情愿地在这片简陋的蓬草丛中安顿下来,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答韩湘

疏散无世用,为文乏天格。

把笔日不休,忽忽有所得。

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识。

子独访我来,致诗过相饰。

君子无浮言,此诗应亦直。

但虑忧我深,鉴亦随之惑。

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

我无数子明,端坐空叹息。

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

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诗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

岂随寻常人,五藏为酒食。

期来作酬章,危坐吟到夕。

难为间其辞,益贵我纸墨。

形式: 古风

答窦知言

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

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

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

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

陕城城西边,逢子亦且奔。

所趋事一心,相见如弟昆。

我惨得子舒,我寒得子温。

同行十日程,僮仆性亦敦。

到京人事多,日无闲精魂。

念子珍重我,吐辞发蒙昏。

反复千万意,一百六十言。

格高思清冷,山低济浑浑。

尝闻朋友惠,赠言始为恩。

金玉日消费,好句长存存。

倒篚别收贮,不与俗士论。

每当清夜吟,使我如哀猿。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街西居三首(其一)

受得山野性,住城多事违。

青山在宅南,回首东西稀。

浅浅一井泉,数家同汲之。

独我恶水浊,凿井庭之陲。

自凿还自饮,亦为众所非。

吁嗟世间事,洁身诚难为。

形式: 古风

街西居三首(其二)

日出穷巷喜,温然胜重衣。

重衣岂不煖,所煖人不齐。

兀兀复行行,不离阶与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