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游小云居

溪上浮花片片轻,溯流登岸得山行。

僧房幽绝云居小,春日阴晴野色明。

永远林栖真有道,溺沮耕养亦忘情。

此身此意何年遂,空使常谈笑老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溪水上漂浮着一片片轻盈的花瓣,逆流而上登岸后开始山路行程。
僧人的居所隐藏在幽深的小山中,云雾缭绕,春天的天气时阴时晴,野外景色格外明亮。
长久以来,隐居山林的人确实有他们的道行,即使陷入困境,耕田养家也全然忘我。
何时才能实现这样的生活,让我的身心都得到满足,只是徒然让闲聊成为老去的谈资。

注释

溪上:河流之上。
浮花:漂浮的花瓣。
溯流:逆流而上。
山行:山路行走。
僧房:僧人住所。
幽绝:非常幽静。
云居:云雾缭绕的地方。
野色:野外景色。
林栖:隐居山林。
真有道:确实有道行。
溺沮:陷入困境。
忘情:忘却世俗情感。
何年遂:何时能实现。
空使:徒然使。
常谈笑:闲聊。
老生:老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着溪流漫步,欣赏到一片片轻盈的水上浮花,随后逆流而上,踏上山路进行山行。他来到了一座云雾缭绕的小寺庙,环境清幽,仿佛与世隔绝。春天的天气时阴时晴,田野间的野色在光影中显得格外鲜明。

诗人感叹这里僧人深居简出,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无论是修行还是耕作,都能忘却世俗烦恼,体现出真正的道行。诗人不禁思考,何时才能像他们一样,实现心灵的超脱,让日常的闲聊笑谈成为生活的常态。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二)

卧闻诸子到西湖,鹄鹭翩翩众客俱。

纨扇藤鞋试轻駃,只鸡斗酒助欢娱。

行歌久已饶渠辈,睡美犹应属老夫。

春服既成沂可浴,孔门世不乏迂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

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

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

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

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元

上元车马正喧喧,老病无聊长掩门。

不著繁灯眩双目,独邀明月上前轩。

跏趺默坐闻三鼓,寂寞谁来共一樽。

已觉城中尘土臭,急将清雨洗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上元不出

春寒未脱紫貂裘,灯火催人夜出游。

老厌歌钟空命酒,病嫌风露怯登楼。

拥袍坐睡曾无念,结客追欢久已休。

试问西邻传法老,此时情味似侬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