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五首(其三)

平生野性,但频思好水,好山深处。

何事骑驴都市里,不道偏承异数。

晚惹炉香,晓随天仗,岁岁朝还暮。

一经教子,趋庭自昔俱误。

多君不厌寒厨,吟笺笔格,随事开愚瞽。

鸡肋功名终弃掷,归向西湖河渚。

扣犊耕田,挐舟载酒,风月原无主。

殷勤相订,往来百里烟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念奴娇五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首句“平生野性,但频思好水,好山深处”,诗人以“平生野性”开篇,表明自己天生热爱自然,渴望远离尘嚣,沉浸在山水之间。接着“何事骑驴都市里,不道偏承异数”两句,诗人自问为何身处繁华都市,却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似乎在感叹命运的无奈。

“晚惹炉香,晓随天仗,岁岁朝还暮”,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单调与重复,晚上的炉香和早上的天仗,象征着官场的忙碌与轮回,而“岁岁朝还暮”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往复。

“一经教子,趋庭自昔俱误”两句,诗人反思教育子女的过程,或许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或选择可能误导了孩子,流露出对家庭教育的深思。

“多君不厌寒厨,吟笺笔格,随事开愚瞽”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启迪心智、开阔视野的愿望。这里“多君”可能是对某位朋友的称谓,诗人希望他能不满足于物质的寒陋,而是通过诗歌和文字去追求精神的富足。

“鸡肋功名终弃掷,归向西湖河渚”是诗人对世俗功名的彻底放弃,决定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之所——西湖河渚。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对功利世界的疏离。

“扣犊耕田,挐舟载酒,风月原无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风月之美,没有世俗的束缚。这里的“扣犊耕田”、“挐舟载酒”都是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殷勤相订,往来百里烟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相隔百里,也能够通过烟树相连,共同分享这份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五首(其四)

梧桐秋老,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

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

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

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

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

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

水满横塘,云连翠崦,处处供游目。

城南相送,为君引满击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五首(其五)

年华几许,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

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

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

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

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

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沁园春三首(其一)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

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

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

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

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二)

问讯东郊,尺五城阴,名园乍开。

甚药栏绕处,未移湘竹,花源寻后,不数江梅。

一种风流,先春占了,社酒旗边红杏媒。

丝丝里,见亭亭楼榭,曲曲池台。

此中肯放徘徊,便随意逍遥石径苔。

看拖条筇杖,玉阶催去,穿双笱屐,瑶圃才回。

多少骚人,孙弘座上,吟尽江豪吐凤才。

飞绵好,待夔龙携手,捲过尘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