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年秋值罢文闱,今岁无憀自陕归。
雪月好吟还唱和,风云未至且依违。
江南梅早多红蒂,渭北山寒少翠微。
犹赖一樽消遣恨,不堪枨触躁时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田锡的作品,名为《对酒》。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变化的时节中流露出的一丝哀愁和淡淡的忧虑。
“去年秋值罢文闱,今岁无憀自陕归。”开篇两句,诗人回忆了去年的秋天,在书房里埋头读书,而现在已经是来年,自己从陕地返回,没有什么成就可言。这里的“罢文闱”和“自陕归”,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变化,从书卷到归途,隐含着某种失落。
“雪月好吟还唱和,风云未至且依违。”接下来的两句中,“雪月”象征着清冷与孤独,而“好吟还唱和”,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然而,“风云未至且依违”,显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又带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意味。
“江南梅早多红蒂,渭北山寒少翠微。”这两句描绘了不同的景象,江南的梅花已经开放,而渭北的山色却显得单薄。这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南方温暖和北方严寒的感受,也许在暗示着内心的某种对比和选择。
“犹赖一樽消遣恨,不堪枨触躁时机。”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依旧需要酒来排解愤懑的情绪,“不堪枨触”,则是说时间对于他而言太过敏感和急迫。这里的“一樽”、“消遣恨”和“躁时机”,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急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流年的时光中,他感受到了时间带来的变化和压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排解心中愤懑的情绪。
不详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多情如病苦难医,头绪多于折藕丝。
送客落花行马处,望乡残月倚楼时。
忆来几入春深梦,感极翻成酒后悲。
大抵为君言不尽,彩笺闲咏合欢诗。
清秋江国有馀暄,谢朓遗风称雅言。
帘下水亭人吏静,窗分笑阁簿书繁。
坐来幽蝶双飞过,吟次高梧一叶翻。
自笑无能莅公事,将何才术了君恩。
飘泊年年颇恨身,梁园未到滞咸秦。
上楼独为青山立,揽鉴初惊白发新。
北叟何曾悲失马,宣尼犹自问迷津。
功名分有终须得,莫强忧愁耗尔神。
残花飞尽留芳草,萦寞孤怀话未能。
天气暄寒犹未定,春衫脱著自无凭。
荔枝结子思南越,湖水宜茶忆竟陵。
看是清和时又过,林亭何处度炎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