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日真佳节,年年长赋诗。
深惭鹤发老,每与菊花期。
帽落无人拾,酒狂聊自持。
丰年馀社瓮,天意念衰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在重阳节(九日)所作,表达了他对节日的深深喜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九日真佳节”直接点出重阳节的美好,次句“年年长赋诗”则体现了诗人每年都会在这个节日里写下诗篇的传统。第三句“深惭鹤发老”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而“每与菊花期”则借菊花寓言高洁品格,表明他对自然和传统美德的坚守。
第五、六句“帽落无人拾,酒狂聊自持”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帽子掉落也不在意,借酒浇愁,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一面。最后一句“丰年馀社瓮,天意念衰羸”暗含丰收之年,但诗人却感念自己身体渐衰,流露出对晚年生活的体悟和对命运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苏辙作为文人墨客的细腻情感和哲思。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从古重此日,今人那得违。
菊迟知岁闰,酒贵念人饥。
身安且自慰,家远不成归。
尚忆少年乐,惊呼人尽非。
早岁寡欢意,衰年仍病缠。
客居逢九日,斗酒破千钱。
萸菊惊秋晚,儿孙慰目前。
登高懒不出,多酌任颓然。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
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
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
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昔忝衣冠旧,今从野老游。
篱根菊初绽,瓮面酒新刍。
不负重阳节,都无举世忧。
人生定谁是,万事本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