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

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官辞凤阙频经岁,家住峨嵋第几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春天的云和水交融在一起,城郭旁的楼台在傍晚时分绿色浓郁。
山景美丽是因为传说中人化为了石头,土地灵秀曾有剑化为龙的传说。
频繁地辞去朝廷的官职,已经在峨眉山住了多久了,不知道是哪一座峰。
王粲(诗人)也不知道有多少遗憾,夕阳下断断续续的一声钟鸣结束了他的吟诵。

注释

春云:春天的云彩。
春水:春天的水。
溶溶:形容水或云彩弥漫的样子。
倚郭:靠着城市的城墙。
晚翠:傍晚时分的浓绿。
人化石:指传说中人变为石的故事。
剑为龙:剑化为龙的传说,象征神奇。
凤阙:代指皇宫。
频经岁:频繁度过岁月。
峨嵋:峨眉山,著名山脉。
第几峰:不知道是哪一座山峰。
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此处表达诗人的感慨。
多少恨:多少遗憾或失落之情。
夕阳吟断:夕阳下的吟诵戛然而止。
一声钟:一声钟响,常常象征着结束或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春云春水两溶溶”一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云与水的柔和融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倚郭楼台晚翠浓”则描绘了暮色中的楼台,绿意盎然,显得静谧而深远。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两句,更是诗人情感的深处所发。这里的“人化石”和“剑为龙”,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自然与神话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秘密的深刻领悟。

“官辞凤阙频经岁”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回顾,“家住峨嵋第几峰”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凤阙”,代指朝廷,表明诗人已离开官场,而“峨嵋”,则是他归隐的地方。

最后两句,“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中,通过对古代才子王粲的引用,抒发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无尽哀愁。诗人以“晚风断绝”之感,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沉重与凄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透露了一位士大夫在仕途退隐后,对于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愁

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

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暮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

楼高喧乳燕,树密斗雏鹂。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柳谷道中作却寄

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

晓发独辞残月店,暮程遥宿隔云村。

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

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