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官辞凤阙频经岁,家住峨嵋第几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春云春水两溶溶”一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云与水的柔和融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倚郭楼台晚翠浓”则描绘了暮色中的楼台,绿意盎然,显得静谧而深远。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两句,更是诗人情感的深处所发。这里的“人化石”和“剑为龙”,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自然与神话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秘密的深刻领悟。
“官辞凤阙频经岁”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回顾,“家住峨嵋第几峰”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凤阙”,代指朝廷,表明诗人已离开官场,而“峨嵋”,则是他归隐的地方。
最后两句,“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中,通过对古代才子王粲的引用,抒发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无尽哀愁。诗人以“晚风断绝”之感,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沉重与凄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透露了一位士大夫在仕途退隐后,对于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
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
楼高喧乳燕,树密斗雏鹂。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
晓发独辞残月店,暮程遥宿隔云村。
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
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