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
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皎然之手,题为《赠韦早陆羽》。其中,“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两句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
“陶”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谢”则是谢灵运,他们都是以隐逸著称的文学家。这两位古人选择脱离世俗纷争,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赏。
“终日可忘情”意味着陶渊明和谢灵运这样的隐逸之士,即使身处尘世,也能超然物外,将个人情感与世界的喧嚣隔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他们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的羡慕。
“不欲多相识”则是诗人的自述,他不愿意与太多的人交往,因为他认为过多的交际会带来无谓的烦恼和束缚。他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状态,远离人世间的复杂关系。
“逢人懒道名”进一步阐释了诗人的这种态度。即便是在偶然遇见他人时,他也懒得去提及自己的名字。这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保护,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漠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借古人之口,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淡泊明志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拒绝。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是一种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
问君年几许,曾出上皇时。
汉家仪礼盛,名教出诸颜。
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
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
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
重阳千骑出,送客为踟蹰。
旷野多摇落,寒山满路隅。
晴空悬茜旆,秋色起菱湖。
几日登司会,扬才盛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