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曲二首(其一)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

毕逋拨剌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

东方曈曈赤日旭。

形式: 古风

翻译

玉制闺房门锁声穿过树叶,银箭滴水环绕着霜白的城墙。
月光下毕逋鸟鸣叫,像是被吞没在城中,雏鸟受惊纷纷飞起。
这是天上的乌鸦叫声,人间不会有如此声音。
风吹动着佩饰,伴随着明亮的华烛,夜晚能听到仙人弹奏的乐曲。
东方渐亮,红日初升。

注释

玉房:精致的闺房。
掣锁:拉动锁。
声翻叶:声音穿透树叶。
银箭:比喻月亮或时间流逝。
霜堞:霜覆盖的城墙。
毕逋:古代传说中的鸟名。
月衔城:月光映照城墙。
雏飞:小鸟飞翔。
母惊:母鸟受惊。
天上老鸦:神话或传说中的乌鸦。
人间老鸦:现实世界中的乌鸦。
无此声:没有这样的叫声。
摇风:风吹动。
杂佩:各种佩饰的响声。
耿华烛:明亮的华美蜡烛。
羽人:仙人或神话中的长有翅膀的人。
弹此曲:弹奏这首曲子。
东方曈曈:东方渐渐发亮。
赤日旭:红日升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一句中,"玉房"指的是宫殿,"掣锁"则是夜晚关门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却如同秋天落叶一般清晰可闻;"银箭"和"霜堞"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冰冷与坚硬。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宁静而又略带寒凉的夜晚氛围。

接下来的"毕逋拨剌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一句,继续强化了这种气氛。"毕逋"可能指的是某种声音或动作,而"拨剌"则可能是鸟类的叫声;"月衔城"则形象地表达了月亮高悬于城上方;"八九雏飞其母惊"中,"八九"可能指的是年纪较大或数量众多,而"雏"通常指的是小鸟,这里可能是说老鹰的幼崽在飞翔时引起了母鸟的惊慌。

紧接着的"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这些声音并非来自凡间,而是仙界之音。这不仅提升了诗歌的神秘感,也让读者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心境。

最后两句"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则描绘了一位仙人在夜晚演奏着这首歌,伴随着风声和佩玉的轻响。而当诗中的"东方曈曈赤日旭"出现时,却又回归到现实世界,即将破晓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天界与人间的声音,以及仙人的演奏,与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感。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乌啼曲二首(其二)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

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

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形式: 古风

五两歌送张夏

竿头五两风袅袅,水上云帆逐飞鸟。

送君初出扬州时,霭霭曈曈江溢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

从军行二首(其一)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

单于近突围,烽燧屡夜惊。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

远道百草殒,峭觉寒风生。

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

回首家不见,候雁空中鸣。

笳奏遝以哀,肃肃趣严程。

寄语塞外胡,拥骑休横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从军行二首(其二)

少年胆气粗,好勇万人敌。

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

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

丑虏何足清,天山坐宁谧。

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