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叔贞之成都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

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况我?迫士,志意早衰弱。

辟如绕指金,讵耐膏火烁。

岂无骨肉亲,相望天一角。

两生万里至,讲道慰寂寞。

探奇忘旧悲,观妙有新乐。

宁知事多忤,重使叹离索。

林也前岁归,重来忘曩约。

郑子今复去,南行踰巘崿。

成都壮丽地,江水带郛郭。

山窥子美堂,云护孔明柏。

壮游岂不佳,观国资所学。

国僚尽耆俊,政简恒燕醵。

日开百金筵,坐有四方客。

擒毫歌盛美,文彩纷烜赫。

卓尔乐邦风,巍乎王者宅。

王诚天人秀,令德颜闵若。

神机尽经纬,大度蕴才略。

心融群圣言,颖铳智独觉。

坐收千古秘,万理随综错。

尚友师徽猷,姚姒靡间隔。

励精施惠政,民物沾德泽。

至化通幽明,馀恩及飞跃。

小心事天子,放意耽简策。

道积不自盈,怡怡躬吐握。

知名久伫望,前席启东阁。

立谈尽欢娱,至理无适莫。

从容倘垂问,占对慎酬酢。

为言寡朋俦,旧业愈荒落。

疑经待同勘,芜史期共削。

相须左右肱,理势不可各。

王仁极深广,夙昔受殊渥。

囊馀旧赐钱,箧有新颁帛。

身为微职绊,感叹颜面怍。

使子能输忠,宁不副所托。

金门盛才彦,德星耀井络。

翙翙白凤群,岂复少一鹤。

惟玆山南郡,士气陋且薄。

古心莫与论,积疢谁为药。

愿子早告归,离忧变欢噱。

四科洙泗道,五等成周爵。

真知苟内充,外物奚须度。

旱麓清照人,汉水浅可濯。

怀哉春服成,重继咏归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为友人郑叔贞即将前往成都任职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赴任的关切,还蕴含了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赞美以及对友人仕途的祝福。

诗的开头即以“谢公江海人”起笔,借用了谢灵运的典故,暗示郑叔贞的高洁品格和广阔的胸怀。接着,诗人通过“中年别亲友”、“两生万里至”等句子,描绘了分别时的不舍与期待,以及友人远行的孤独与挑战。

诗中对成都的描绘充满了赞美之情:“成都壮丽地,江水带郛郭”,展现了成都的繁华与美丽;“山窥子美堂,云护孔明柏”,则通过引用杜甫和诸葛亮的典故,进一步提升了成都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诗人对友人在成都的仕途寄予厚望,描述了友人将面对的政务环境:“国僚尽耆俊,政简恒燕醵”,以及“日开百金筵,坐有四方客”,预示着友人将有机会与众多贤士交往,享受丰富的生活与文化。

诗中还提到了友人将面临的挑战:“宁知事多忤,重使叹离索”,表达了对友人可能遭遇困难的担忧,同时也鼓励其保持乐观与坚韧。

最后,诗人以“王仁极深广,夙昔受殊渥”表达对友人品德的赞赏,并希望友人在新的职位上能够继续发挥其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以及对友人未来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深情厚谊的作品。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又送叔贞之成都

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

郑子复为谁,跋涉穷冬春。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

徒步从我行,面黑手足皴。

今玆有徵命,欲往志靡伸。

子复之成都,代余陈所因。

念子远游学,三年别慈亲。

敝衣犯缁垢,断裂莫为纫。

蜀道幸坦平,王化甚惠仁。

历览快心目,庶足忘苦辛。

诸葛政犹在,少陵诗有神。

浩荡观大江,穹秀瞻峨岷。

心胸蕴奇伟,抚事气益振。

丈夫平生怀,岂惟安其身。

况可广咨访,大邦多缙绅。

恨我不得俱,惟恐孤主恩。

见王再三谢,念此疏远臣。

形式: 古风

偶尔遣意奉呈同学诸君子及示叔贞秀才

累物扰灵府,澹然无所为。

家贫自鲜营,万事俱不知。

日禄馀一斗,粗给菜与麋。

秫田亦易耕,有酒供四时。

门多儒雅客,暇则斟酌之。

相对靡俗言,共谈止诗书。

遐情或深契,欢笑同解颐。

孰谓千古远,其人如在玆。

于心有至乐,天地亦可遗。

未知轩裳贵,讵识势位卑。

彼美要路仕,贤劳耀轻肥。

穷通各有适,宁论是与非。

形式: 古风

送谢生因奉寄?阳公

帝子谨王度,大藩臻治平。

文风播南土,四国扬休声。

上公国懿亲,令德惟邦祯。

奉恩自夙昔,脩贡表贞诚。

名马西域来,玉勒悬珠缨。

金门足麒麟,特受顾盻荣。

王昨驻中都,貂蝉蔼盈庭。

公来必燕语,礼接同友生。

异质况天挺,至尊爱弥甥。

勋贤冠当世,夷夏钦盛名。

继美实在玆,闻望良匪轻。

近因师传重,愈见德业成。

历数传万年,苍生仰皇明。

岂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

海内虽巳康,民俗犹未宁。

鄙夫抱深念,思睹礼乐兴。

愿公善匡辅,报主以忠贞。

载光史臣籍,永迈宗戚英。

灵雨洗南麓,汉光晚来盈。

临流送回使,怀古动遐情。

形式: 古风

发褒城过七盘岭宿独架桥阁上

名为不祥器,斯理昔未觉。

及玆困奔走,始叹立论确。

险哉七盘山,羊肠凌巘崿。

三年八往返,颠顿发早白。

此行当盛夏,溽暑逞馀虐。

昼伏避蚊䖟,宵征越林薄。

危桥带褒水,俯瞰波流恶。

凿石劳众工,缘崖搆飞阁。

下扶千柱壮,上倚浮云弱。

怒雷地㡳鸣,悬瀑崖际落。

山中邮传少,过客资凄泊。

劳者务苟安,宁思非所托。

更阑急雨至,洪涛相喷薄。

鬼神助晦冥,天地混磅礴。

病身倦辗转,酣寝绝疑愕。

晨兴霄景澄,林壑还可乐。

有生大化中,万变相综错。

所遇听自然,何处匪安宅。

历聘鲁中叟,咏归沂上客。

劳逸命分殊,顺俟安敢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