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八首(其二)

仰视浮云幻有无,映来面目等模糊。

妇能鼓瑟家非赵,客善吹箫市远吴。

座上不辞仪狄酒,江干愿钓季鹰鲈。

食贫居贱皆前定,奚必汹汹击唾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此诗《杂感八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缪赞熙所作,通过描绘浮云变幻莫测之景,以及对人物才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仰视浮云幻有无”,以浮云的变幻无常象征人生的不确定性,引发读者对命运流转的感慨。次句“映来面目等模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模糊性,暗示在变幻的世界中,个体的真实面貌难以清晰辨认。

接着,“妇能鼓瑟家非赵,客善吹箫市远吴”两句,运用典故,将女性的音乐才华与地域联系起来,暗含对女性才能被忽视的社会现象的反思,同时也通过“非赵”、“远吴”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间才艺的差异与交流的渴望。

“座上不辞仪狄酒,江干愿钓季鹰鲈”则借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垂钓之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俗,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其中“不辞仪狄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愿钓季鹰鲈”则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食贫居贱皆前定,奚必汹汹击唾壶”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态度。他认为贫贱与富贵都是命中注定,不必因外界的不公或不顺而愤慨不已,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情感体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8)

缪赞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八首(其三)

蛮触纷争壁上观,无赀何必庆弹冠。

釜边蝇集都因热,阶上虫号岂为寒。

太白不求醒酒药,陶朱惯蓄返魂幡。

高呼纵免风尘苦,险巇还多蜀道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杂感八首(其四)

莫嗤坐井学观天,坐井观天天自圆。

不入轮回仍有劫,毫无棱角便登仙。

顺风鹰隼非关力,失水鲲鱼也乞怜。

读罢南华寻妙理,逍遥第一是名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杂感八首(其五)

宦游到处便为家,廿载萍飘失路嗟。

紫绶金章成幻梦,黄齑淡饭托生涯。

坐中未割穷儒席,门外难逢长者车。

老圃从来能养拙,买园学种故侯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杂感八首(其六)

绵绵远道短长亭,死别生离几度经。

枯树何堪悲庾信,青山有幸葬刘伶。

花如常好诚妖物,人到多情见性灵。

柳折渭城高唱处,阳关奚忍把杯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