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梅

雪边春信到衡茅,谁遣梅兄慰寂寥。

秀气一枝抽嫩玉,寒英五叶剪生绡。

月移疏影窗前挂,风递清香竹外飘。

几许吟魂招不返,急催兰弟读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春天的信息随着雪花来到简陋的茅屋,是谁让梅花来安慰这孤寂呢?
清秀的梅花抽出嫩绿的花苞,如同五片叶子剪裁出的生丝薄纱。
月光移动,稀疏的梅影映在窗户上,清新的香气从竹林外随风飘来。
有多少诗人的灵魂被这美景吸引而难以离去,急忙催促兰花般的弟弟一起朗诵《离骚》。

注释

春信:春天的信息。
衡茅:简陋的茅屋。
梅兄:梅花,这里比喻为友人。
寂寥:孤寂。
嫩玉:形容花苞娇嫩如玉。
寒英:寒冷季节中的花朵。
生绡:生丝织成的薄绸。
疏影:稀疏的影子。
吟魂:诗人的灵感或灵魂。
兰弟:以兰花比喻有文雅气质的弟弟。
离骚:屈原的长篇抒情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赋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梅花绽放的情景,以及它带来的孤寂中的安慰。首句“雪边春信到衡茅”形象地写出在积雪尚未消融之际,梅花传递了春天的信息,来到简陋的茅舍。"谁遣梅兄慰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激之情,视其为知己。

接下来的两句“秀气一枝抽嫩玉,寒英五叶剪生绡”细致描绘了梅花的形态,比喻其秀美如嫩玉,花瓣如丝薄如生绡,展现了梅花的清雅和生机。"月移疏影窗前挂,风递清香竹外飘"通过月光与风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静谧之美,以及其香气在竹林间轻轻飘散的意境。

最后两句“几许吟魂招不返,急催兰弟读离骚”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梅花带来的诗意氛围中,甚至忘记了自我,想要唤回那些被梅花吸引的思绪,同时借此机会让朋友一起欣赏并理解梅花的精神——屈原的《离骚》中的坚韧与高洁。

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情于景,既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跋永明惟心诀

心已强名,诀从何来。

永明剜肉作疮,何山隔壁猜谜。

急急将来付丙丁,大丈夫儿休拟议。

如拟议,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形式: 古风

跋禅会图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形式: 古风

慈林讲师顶相

气宇兮春温,风标兮凛然。

律虎出林兮,裂破开遮持犯。

经龙搅海兮,探穷顿渐偏圆。

句法清新兮,吟彻山庄梅竹。

胸襟妙蕴兮,包罗丘壑风烟。

友缙绅兮,非权门炙手。荷佛法兮,思重负赪肩。

煨芋香兮,无心收涕。卧云深兮,岂意朝天。

邈真容兮,明镜绘像。付箕裘兮,神珠藏渊。

夫是之谓慈林克家之子,真鸾胶而续弦者也。

形式: 古风

煨芋

山房不识春风面,地炉宿火煨红软。

寒涕垂颐午梦醒,饥肠殷殷晴雷转。

霜猿剥啄启岩扉,漏泄天香入翠微。

雾幕烟笼收不得,等闲勾引白云归。

破藤床上生涯足,和土和灰擘柔玉。

放憨一饱万缘空,口唱山歌手扪腹。

可中真味与谁论,脯麟脍凤徒腥膻。

向使懒残知有此,肯把虚名眩天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