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梁主是朱温,篡唐都汴宋。
友圭及末帝,灭于李克用。
庄宗克用子,灭梁又称唐。
明宗与悯潞,灭于石敬瑭。
敬瑭晋高祖,其子号少主。
虏为负义侯,契丹入中土。
晋亡汉始立,知远实姓刘。
传子称隐帝,二世遂为周。
周家有太祖,姓郭乃名威。
世宗及恭帝,仅能十载期。
共五十三年,天命遂有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作品,名为《历代诗·其十九·五代》。通过诗中所提及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历史的梳理和反思。在这里,每一句都承载着对五代时期历史的回顾,从梁主朱温篡夺唐朝至晋亡汉立,再到周家的兴衰,诗中交织着权力更迭、王朝更替的复杂画卷。
从艺术层面来看,诗人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流畅自然的韵律,将历史事件浓缩在短短几十个字之内,却依然能够展现出一段历史大戏的轮廓。这要求诗人不仅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高超的艺术驾驭能力。
另外,诗中对于每一个王朝和统治者的评价,如“篡唐都汴宋”、“灭于李克用”等字眼,都透露出诗人对权力斗争和朝代更迭的批判态度。这种历史反思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他对于历史进程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五代历史的一次梳理,更是诗人个人对于权力、忠义和历史责任的一种表达,它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性鲜明、思想深邃的历史画卷。
不详
东汉之光武,高皇九世孙。
诛莽中兴后,依前十二传。
明章称显肃,乃及和殇安。
顺贤冲与质,桓灵极不君。
终当孝献帝,汉室遂三分。
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
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夷狄陷河洛,元帝南渡江。
宣帝之曾孙,立号都建康。
明成康与穆,哀废最堪伤。
简文武安后,桓玄暂称王。
卒闻恭帝世,逊位宋武皇。
两晋十五主,二百年而亡。
西汉十二君,高惠吕后文。
景帝传于武,遂及昭宣元。
成哀平帝后,王莽乃为君。
昌邑兼孺子,二人不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