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江楼会别

不作十日别,烦君此相留。

雨馀江上月,好醉竹间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们不打算分别十天,麻烦你在此多停留一些时日。
雨后江面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让我们在竹楼畅饮,尽情享受这美景。

注释

不作:不打算。
十日别:分别十天。
烦君:麻烦你。
此相留:在此多停留。
雨馀:雨后。
江上月:江面的月光。
好醉:尽情享受。
竹间楼:竹楼。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和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不作十日别,烦君此相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不舍,希望能够延长告别的时间,即便是短暂的片刻也好。这里的"相留"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寄托和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雨馀江上月,好醉竹间楼"则描绘了一种诗意盎然的夜晚景象。"雨馀"指的是细微的雨丝,这雨并未带来阴沉的气氛,而是为夜色增添了几分柔和。"江上月",月亮在江面上投下斑驳的光辉,与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诗意的情境。而最后的"好醉竹间楼"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希望在竹林环绕的楼中尽情沉醉,不仅是酒精带来的醉,更是由自然之美所引发的情感酩酊。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及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容州回逢陆三别

西南积水远,老病喜生归。

此地故人别,空馀泪满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偶成

野水连天碧,峰峦入海青。

沧浪者谁子,一曲醉中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宿无可上人房

偶来人境外,何处染嚣尘。

倘许栖林下,僧中老此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