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

名与玄珠出,乡宜昼锦还。

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欲见宁亲孝,儒衣稚子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多年来致力于修行,希望能一跃过道德高关。
名声如同玄珠般显现,家乡的人们期待我荣归。
共乘莲花舟夜宿河边,向着熟悉的柳岸和故乡进发。
渴望见到亲人,尽孝心,穿着儒生衣裳的孩子也显出了斑驳的痕迹。

注释

深道:深厚的道德修养。
贤关:道德或知识的高门槛。
名:名声。
玄珠:象征智慧的宝珠。
昼锦还: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莲舟:莲花装饰的船,象征纯洁或高雅。
柳岸:河边的柳树,常用来描绘家乡景色。
家山:故乡的山。
宁亲:孝顺父母。
儒衣:儒生的衣服,代表学问和礼仪。
稚子:幼小的孩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成功科举的士子返回家乡的情景。"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表明士子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超过了众多贤能之人。"名与玄珠出"则是指士子的名字和荣誉如同珍贵的玄珠一样传播出去。"乡宜昼锦还"可能是形容家乡的人们在白天就像织锦一样期待着他的归来。

接下来的"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则描绘了士子乘坐的船只与荷花共宿于一处的江浦,并沿着绿意盎然的柳树林立的河岸,缓缓行进向着他心之所系的家乡山。这样的景象不仅美化了归途的风光,也映照出了士子的喜悦心情。

最后两句"欲见宁亲孝,儒衣稚子斑"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道举渴望早日与家人团聚的情感,以及他穿着儒雅服饰的庄重样子和他的年幼子女对他的思念。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写了成功后的归乡之乐,表现了作者对于士子的祝福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谏议归荆州

归舟同不系,纤草剩忘忧。

禁掖曾通籍,江城旧列侯。

暮帆依夏口,春雨梦荆州。

何日朝云陛,随君拜冕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沈少府还江宁

远宦碧云外,此行佳兴牵。

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斜日背乡树,春潮迎客船。

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陆三出尉

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

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陆郎中

事边仍恋主,举酒复悲歌。

粉署含香别,辕门载笔过。

莺声出汉苑,柳色过漳河。

相忆情难尽,离居春草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