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燕篇(其二)

葳蕤女贞树,含此少阴精。

岁寒不凋谢,高行通神灵。

孤燕何啾啾,挟子饲其英。

凤凰心不乐,乌鹊甘伶俜。

托孤昔所重,从死今所轻。

子既羽翼成,母仪万方盈。

母为月经天,子如太白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孤燕篇(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诗中描绘了孤燕与母燕之间的深情与牺牲,以及对生命的坚韧与希望的颂扬。

首句“葳蕤女贞树,含此少阴精”,以女贞树作为背景,象征着生命力与坚韧。女贞树在岁寒之时不凋谢,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暗喻着母燕在逆境中的坚持与不屈。

接着,“孤燕何啾啾,挟子饲其英”描绘了孤燕为了子女而忙碌的情景。孤燕在啾啾声中,不仅照顾着幼小的燕子,还特意选择食用燕子的英华,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凤凰心不乐,乌鹊甘伶俜”通过对比凤凰与乌鹊的心态,强调了孤燕面对孤独与困难时的坚强与乐观。凤凰虽心有不悦,但乌鹊却甘愿承受孤独,这里隐喻了孤燕在面对失去伴侣的困境时,依然坚守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托孤昔所重,从死今所轻”表达了对孤燕过去重视托孤行为的肯定,以及现在面对死亡威胁时的轻视,展现了孤燕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超越生死的勇气。

最后,“子既羽翼成,母仪万方盈。母为月经天,子如太白明”总结了孤燕与母燕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母燕的光辉形象如同月亮般照耀四方,而子燕的成长则如同明亮的太白星,两者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生命与爱的壮丽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孤燕与母燕的描绘,展现了生命中的坚韧、牺牲、希望与爱,以及对自然法则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友(其一)

鱼目似明珠,阳货似仲尼。

苟非明哲人,安能辨几希。

嗟予久飞遁,墨名行殊非。

朝行脍人肝,暮行搴紫芝。

吾子不遐弃,狂简其同归。

隆冬不肃杀,阳春奚光辉。

披裘入裸国,优哉聊娱戏。

形式: 古风

赠友(其二)

甘匏抱苦叶,萏菡含污泥。

子推身已隐,焉用文章为。

露华零蔓草,觏尔清扬姿。

旷世无奇服,琼琚非所宜。

携手登绵山,念我蛇无脂。

神龙尚饥渴,君岂有兰饴。

兰饴无使露,渊塞秉其私。

形式: 古风

赠友(其三)

我本接舆流,被发歌凤衰。

时无鲁仲尼,狂简将何归。

六经久榛莽,诸子多淫辞。

嗟予非先觉,斯道将陵迟。

狂澜思砥柱,疾风宜劲枝。

嘉子方少龄,颜闵能为期。

直如麻中蓬,皎若霜上曦。

烹鱼为溉鬵,射虎为张机。

堂堂并为仁,弃我莫如遗。

形式: 古风

赠友(其四)

桃虫化为雕,群飞啄九州。

凤凰集于蓼,饥渴常怀忧。

与君志天爵,仁义交绸缪。

惕厉处明夷,保身随波流。

瓶罍贵相资,箕毕贵相求。

美人乘白云,昆崙去悠悠。

吾将为造父,往御彼骅骝。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