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其二)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结束了在京城的任职,他向东出京担任官职,半路上获得了一艘船。
夏日里大旗飘扬,他乘船沿桐江而下,还未到达秋天的景色。
白云悠闲地环绕着海岛寺庙,海浪平静时能看见沙鸥飞翔。
他在清幽的景色中独自一人,想要在郡楼吟诗以抒发情怀。

注释

罢郎:离职的官员。
守:任职。
半路:途中。
浮舟:船只。
大旆:大旗。
当夏:在夏季。
桐江:浙江的别称,这里指桐庐江。
未秋:尚未到秋天。
云闲:云彩悠然。
分岛寺:环绕岛屿的寺庙。
涛静:海浪平静。
沙鸥:水鸟。
伴:陪伴。
临清景:面对清幽的景色。
吟诗:作诗。
上郡楼:登上郡楼。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之情的诗歌。从“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两句可以看出,这位友人在半途中获得了一艘船只,以继续他的旅程。这不仅写出了朋友离去的情景,也隐含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接着,“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描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诗人通过“大旆”(即官船上的旗帜)在炎热的夏季航行,以及将至桐江时已是初秋之景,勾勒出一段时间的长河,同时也映射出离别之情愈发深沉。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岛上的寺庙被云雾缭绕,水中的涛声宁静,以至于连沙洲上栖息的小鸟都能清晰可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一种淡定与超脱。

最后,“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之上,对着清幽的风景独自吟咏诗歌的情怀。这里的“谁伴”,既是对已离去朋友的一种留恋,也是对现实中缺乏知音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送别之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送姚评事

儒服从戎去,须知胜事全。

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风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新诗随过客,旋满洛阳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姚郜先辈赴汝州辟

行李事寒天,东来聘礼全。

州当定鼎处,人去偃戈年。

雷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遥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胡休处士归湘江

见说湘江切,长愁有去时。

江湖秋涉远,雷雨夜眠迟。

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

天寒一瓢酒,落日醉留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徐处士归江南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

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

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