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怀古

炎精既失御,宇内为三分。

吴王霸荆越,建都长江滨。

爰资股肱力,以静淮海民。

魏后欲济师,临流遽旋军。

岂惟限天堑,所忌在有人。

惜哉归命侯,淫虐败前勋。

衔璧入洛阳,委躬为晋臣。

无何覆宗社,为尔含悲辛。

俄及永嘉末,中原塞胡尘。

五马浮渡江,一龙跃天津。

此时成大业,实赖贤缙绅。

辟土虽未远,规模亦振振。

谢公佐王室,仗节扫伪秦。

谁为吴兵孱,用之在有伦。

荏苒宋齐末,斯须变梁陈。

绵历已六代,兴亡互纷纶。

在德不在险,成败良有因。

高堞复于隍,广殿摧于榛。

王风久泯灭,胜气犹氤氲。

皇家一区域,玄化通无垠。

常言宇宙泰,忽遘云雷屯。

极目梁宋郊,茫茫晦妖氛。

安得倚天剑,斩兹横海鳞。

徘徊江山暮,感激为谁申。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从帝王丧失统治,天下分裂成了三国。
吴王在荆州、越地称霸,定都于长江之畔。
依靠臣子们的努力,平定了淮海地区的民众。
魏国后来想派军队过江,到岸边却突然撤回了军队。
这不仅是被天堑所阻,更忌惮的是有人坚守。
可惜啊,归命侯(孙皓),荒淫暴虐毁掉了先辈的功绩。
他带着玉璧进入洛阳,亲自成为晋朝的臣子。
没过多久,他的宗族和国家覆灭,为此人们含悲辛酸。
很快到了永嘉末年,中原被胡人的烽烟所阻隔。
五位官员渡过了长江,一位君主如龙跃过天河。
这时建立了大业,实际上依赖的是贤能的士大夫。
虽然开疆拓土不甚远,但规模气势振奋人心。
谢安辅佐王室,持节扫除了伪秦的威胁。
谁说吴国的兵力弱小,关键在于用人得当。
时间推移到宋齐末年,转眼间又变成了梁陈交替。
历经六个朝代,兴衰更替纷繁复杂。
关键在于德行而非天险,成功与失败都有其原因。
高大的城墙塌陷于护城河中,广阔的宫殿被丛生的草木摧毁。
帝王的风气早已消失,但英雄的气息仍弥漫。
我皇统一了广大区域,玄妙的教化遍及无边。
常说宇宙安宁,忽然遭遇风云突变。
放眼望去,梁宋郊外,满是阴暗的妖气。
哪里能找到倚天之剑,斩断这横行海中的恶龙。
在江河山川的暮色中徘徊,心中的感慨为谁申诉。

注释

炎精:指帝王。
宇内:天下,全国。
三分:指三国鼎立。
吴王:指孙权或孙皓等吴国君主。
建都:定都。
长江滨:长江边。
爰资:于是依靠。
股肱力:臣子们的力量。
静:平定。
魏后:指魏国之后的事件。
济师:派遣军队过河。
临流:到水边。
天堑: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
所忌:所害怕的。
归命侯:孙皓的封号。
淫虐:荒淫暴虐。
前勋:先辈的功绩。
衔璧:古代投降的仪式,带着玉璧表示臣服。
委躬:亲自屈身。
无何:没过多久。
覆宗社:宗庙和国家灭亡。
俄及:很快到了。
永嘉末:西晋末年的永嘉年间。
胡尘:胡人的侵略。
五马:指东晋初年南渡的五位高级官员。
一龙:比喻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天津:天河,比喻帝王的兴起。
谢公:谢安,东晋名臣。
佐:辅佐。
伪秦:指当时北方的非正统政权。
吴兵孱:吴地士兵被认为战斗力弱。
有伦:适当的使用,合理的安排。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斯须:转瞬间。
梁陈:指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和陈朝。
绵历:经历,延续。
纷纶:纷繁复杂。
高堞:高大的城墙。
复于隍:倒塌在护城河中。
王风:帝王的风气,盛世气象。
胜气:英雄的气息。
皇家:指皇权统治下。
玄化:深奥的教化。
宇宙泰:世界安宁。
云雷屯:风云变幻,喻指战乱。
梁宋郊:泛指中原地区。
妖氛:不祥之气。
倚天剑:比喻强大的力量。
横海鳞:横行海中的恶龙,比喻强敌。
江山暮:傍晚的山水,也象征时局的衰落。
感激:内心激荡的情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从东汉末年至唐代,跨越六个朝代的兴衰更替。诗人以深邃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情感,对往昔的辉煌成就与悲壮沧桑进行了回顾。

开篇即点明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宇内分裂为三国。吴王孙权在长江边建立都城,凭借地利之便以安定淮海之民。魏国欲渡江而被迫撤军,这一切皆因人事的变迁所致。接着诗人提到归命侯的悲剧性命运,以及晋朝的覆灭,都让人不禁感慨。

接下来,诗中穿插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的历史背景,展示了时局的动荡与民族的交融。在这样的大变革中,成就伟业者往往凭借智慧与勇气。谢安在其中起到了佐助王室、扫除伪秦(指五胡)的作用,而吴兵之弱则是因为内部矛盾。

诗人继续讲述了宋齐末年的衰败,以及梁陈时期的变迁。六朝兴亡,各有其因。在德行上高筑城垒并非长久之计,成败往往有其必然性。王室气数虽一时消退,但胜利的英风依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宇宙和谐安宁的期望,却又不免感受到历史的云雷纷飞。站在梁宋古郊,回望茫茫烟霭之中往事,诗人的心情复杂。倘若能握天剑,斩断横行于海上的妖氛,该是何等解脱。然而,对于江山暮色,诗人只能感怀激烈,为谁申诉呢?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通过历史的长河,展示了诗人对往昔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折射出诗人个人的悲凉与无奈。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羊角哀墓作

祇召出江国,路傍旌古坟。

伯桃葬角哀,墓近荆将军。

神道不相得,称兵解其纷。

幽明信难知,胜负理莫分。

长呼遂刎颈,此节古未闻。

两贤结情爱,骨肉何足云。

感子初并粮,我心正氛氲。

迟回驻征骑,不觉空林醺。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苦春霖作寄友

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

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

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

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

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

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

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

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

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秋日望倚帝山

楚服多奇山,灵表先倚帝。

孤秀白云里,青冥何崇丽。

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霁。

远峰列在目,杳与神襟契。

倏忽遗世间,宛如再登诣。

伊予抱斯志,代处人烟闭。

何事牵俗网,悠然负芝桂。

朅来从隐沦,式保羡门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