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
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
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
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在送别一位佛教法师陈延陵赴上元之际所作。全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首句“延陵初罢讲”,表明陈法师刚结束了一场法会的讲授,展现了其在佛学上的修为与地位。紧接着,“建业去随缘”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翻译推多学”一句,显示出陈法师不仅精通佛典,而且还致力于将这些智慧传播给更多人。随后的“坛场最少年”,则是对其在佛教界中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一种肯定。
下片诗转向陈法师的生活状态,“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两句,描绘了他清贫自守、不事繁华的简单生活。这里的“野水”与“人烟”,都是对自然和人类文明的温柔呼唤。
最后,“遍礼南朝寺”表达了陈法师对佛教圣地的尊重与膜拜,而“焚香古像前”则是他在古老佛像之前燃香敬礼的虔诚之举。这两句诗,既展示了陈法师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也反映出作者皇甫冉对其朋友精神追求的赞美。
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不仅送别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怀。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时人多不见,出入五湖间。
寄酒全吾道,移家爱远山。
更看秋草暮,欲共白云还。
虽在风尘裹,陶潜身自闲。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师事少君年岁久,欲随旄节往层城。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
远送临川守,还同康乐侯。
岁时徒改易,今古接风流。
五马嘶长道,双旌向本州。
乡心寄西北,应上郡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