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蔽空青不断,杉径影中行。
僧指夜无月,客嫌春少晴。
卧龙安旧窟,倦翼乱归程。
吟到长虹背,人间天上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图。"蔽空青不断"一句,形容树木郁郁葱葱,连绵不绝,给人以深邃无边之感。"杉径影中行"则是说诗人在这如画般美丽的环境中漫步,树影婆娑,如同伴随着他。
接下来的"僧指夜无月,客嫌春少晴"两句,表达了一个时间场景,即夜晚没有明月,而旅人则抱怨春天的日子里阴霾天气过多。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中意境的特殊性和诗人的感受。
接着的"卧龙安旧窟,倦翼乱归程",形象地描绘了一条龙舒适地栖息在古老的洞穴中,而鸟儿则是疲惫不堪,翅膀纷乱地飞回巢穴。这里的"卧龙"和"倦翼"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安详,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
最后两句"吟到长虹背,人间天上惊"则是说诗人吟咏到那仿佛能触及彩虹之背的地方,让人间与天上的众生都为之震惊。这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日月、龙鸟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片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翁琢五七字,儿亲三百篇。
要知皆学力,未可以言传。
得处有深浅,觉来无后先。
殊途归一辙,飞跃自鱼鸢。
到来非俗境,一片隐心生。
晓雾沈山色,春禽和水声。
逢人多古貌,对语率真情。
同在无怀世,炉熏答圣明。
昨雨转今晴,晴新越样清。
恐孤秋半赏,为补夜来明。
检点有斜影,看承无异情。
微吟樵唱句,犹恐鬼神惊。
一雁云间落劲弧,经秋不见寄来书。
人情自昔如翻纸,世道从今甚借锄。
鹿梦隍中知得丧,爵罗门外看亲疏。
岁寒独有梅花月,香影年年到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