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书事兼简陈贤良

抱关随俗本无能,却掩深居避爱憎。

两岸解惊秋钓石,风窗花落夜棋灯。

穿云寄药多山叟,刻竹留诗半野僧。

吟阁晚凉堪共望,远峰苍翠势层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本无能守门随俗,只为避开世间的爱恨纷争。
秋天的钓鱼者不再惊扰两岸,夜晚的棋灯下,花瓣飘落窗前。
我常穿行云间送药给山中的老翁,也曾在野寺的竹上刻诗留念。
傍晚时分,在吟诵阁中感受着凉意,适宜一同眺望远方层峦叠嶂的青山。

注释

抱关:守门。
随俗:顺应世俗。
本无能:本来没有能力。
深居:隐居。
避爱憎:避开喜爱和厌恶。
秋钓石:秋天在石头上垂钓的人。
风窗:窗外。
花落:花瓣飘落。
夜棋灯:夜晚的棋局灯光。
穿云:穿行云雾。
寄药:送药。
多山叟:众多山里的老人。
刻竹:在竹子上刻字。
半野僧:一半是野僧。
吟阁:吟诵阁。
晚凉:傍晚的凉爽。
堪共望:适宜一起观赏。
远峰:远方的山峰。
苍翠:青翠。
势层层:层层叠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村居书事兼简陈贤良》,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首句“抱关随俗本无能”,表达了诗人不求仕途,随和处世的态度;“却掩深居避爱憎”则揭示了他选择远离纷扰,独自享受清静的生活。接下来的“两岸解惊秋钓石,风窗花落夜棋灯”,通过描绘秋日垂钓和夜晚对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闲适的乡村生活情趣。

“穿云寄药多山叟,刻竹留诗半野僧”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与山野之间的交往,寄药给山中老者,与野僧以诗会友,体现了他的高雅情操和人情味。最后,“吟阁晚凉堪共望,远峰苍翠势层层”,以傍晚时分阁楼上的眺望,收束全诗,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点滴,流露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汴岸晓行

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

孤烟开道店,平野喝农耕。

老木回堤暗,初阳出浪明。

羁游事无尽,尘土拂吾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天竺慈云大师

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史宫赞

门对远岑青,常时亦懒扃。

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

蜀庄何足问,惟解事沉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和朱仲方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归路过东关,行行一锡间。

破林霜后月,孤寺水边山。

顶笠冲残叶,腰装歇暮湾。

香灯旧吟社,清思逐师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