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人揣才力,宁隐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隐者止为己。
禄丰责已重,外劳中愧耻。
何如未仕时,优游安井里。
吾观隐者传,沉湎亦见纪。
而于公卿辈,小累讥不止。
布衣有真乐,势位何足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的《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九)》,他以陶渊明的饮酒主题为灵感,探讨了隐逸与仕途的选择。诗中,作者认为古人衡量自身才能,宁愿选择隐居也不愿投身仕途,因为仕者责任重大,既要服务社会又要面对内心的愧疚。相比之下,未仕之时的生活更为悠闲自在,无官场琐事之累。诗人引用陶渊明的经历,指出即使是隐者,过度沉溺也可能被记载,而对于公卿等高官,即使有些微过失也会受到持续的讥讽。最后,滕岑强调,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而非追求权势地位。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虚荣的淡然态度。
不详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拿舟漾明月,把酒对青山。
月影涵山扉,妙处端难言。
回觞劝鸥鹭,吾与尔忘年。
适意祇自知,讵可他人传。
风浪渺平陆,吾行将安之。
酒中有乐国,犹是太古时。
孰云道里长,一觞自臻兹。
不知有先死,况复忧与疑。
何辞日一往,蟹螯正堪持。
嗣宗初亦仕,偶爱东平境。
复求步兵尉,在职未尝醒。
当世疾如仇,妙音谁复领。
吾详竹林人,此士诚脱颖。
至今群虱喻,言与丹青炳。
佛氏苦戒酒,详见所译经。
谓人诸罪业,多以酒故成。
酒岂能造罪,心为物变更。
心空罪亦空,径造金仙庭。
今我举兹酒,聊救饥肠鸣。
虽云违佛戒,初匪堕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