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九)

寒食清明都过了,野桃红杏已凋零。

多时不听檐头雨,特地令人忆镜清。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季节更迭、自然轮回的景象。前两句“寒食清明都过了,野桃红杏已凋零”点明时节,寒食节和清明节过去后,野外的桃花和杏花已经凋谢,暗示着春天的消逝与自然界的衰败。后两句“多时不听檐头雨,特地令人忆镜清”则通过听觉的缺失——久违的檐头雨声,引发出对清静、纯净之境的怀念,隐喻心灵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的变化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状态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一)

四海五湖人,慧林同禁足。

譬如学牧牛,身心要淳熟。

常耕自己田,莫犯他人谷。

一句若参差,九旬何面目。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二)

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

衲僧恁么会,钻头入荒草。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三)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便恁么会,缘木求鱼。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四)

寒来共向无烟火,饭了同烹雪色茶。

饱食高眠无一事,不知何以报官家。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