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八首(其八)

索居将永矣,浩然怀故都。

故都何处所,限此江与湖。

时时起望之,风波缅前涂。

独见双飞燕,连翩还我庐。

我庐有丛菊,近亦开几株。

恐从分别来,灵根日就芜。

请为语比邻,早把恶草除。

恶草除已尽,叹息复何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感怀八首》中的第八首,表达了诗人长期独居异乡,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索居将永矣”揭示了诗人孤独长久的生活状态,“浩然怀故都”则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浓郁情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故都何处所,限此江与湖”描绘出故乡被江河湖泊阻隔的遥远感。

“时时起望之,风波缅前涂”写诗人时常遥望故乡,但路途遥远,沿途风浪不息,暗示归乡之路艰难。“独见双飞燕,连翩还我庐”以燕子的归巢反衬自己的孤寂,同时也寄托了对家的思念。诗人看到自家的菊花开放,引发对家园荒芜的忧虑:“恐从分别来,灵根日就芜”。

最后,诗人恳求邻居帮忙除掉杂草,寓意清除生活中的困扰,期待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叹。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游东湖

漾舟疑港断,进帆喜湖广。

境丽趣非一,路迷心已往。

云峰互稠沓,烟波纷滉瀁。

梵宇浮镜入,琳宫蹑屏上。

浪起孤屿沈,水落众山长。

隐隐草畔堤,悠悠芦际榜。

幽怀自此多,客情复谁奖?

身固脱虞阱,心犹寄尘网。

安得超世姿,来纵山泉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赠别汪定海二首(其一)

前舟已云发,后舟更谁待。

春事动江皋,客愁满山海。

别晷只须臾,会期知何在?

亦既违素心,安得颜不改。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赠别汪定海二首(其二)

故人忽已别,兀兀吾何适?

暮投甬东路,不见往来迹。

古寺静修廊,空斋冷虚壁。

独有阶上苔,犹如旧时碧。

形式: 古风

客中写怀六首(其一)寄妇

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

芙蓉荡风波,宁有几时好。

犹记东门日,别归方草草。

再拜前致辞,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儿女,恸哭向秋昊。

讵识是生离,积骨白浩浩。

汝归终可安,我去事转艰。

家既异畴昔,去住亦俱难。

况乃毕婚嫁,百费萃兹年。

内方抚群小,外复给上官。

日夜声嗷嗷,孰与分忧煎。

夫妻不同苦,不如寡与鳏。

汝幸毋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无终乖,天运久亦还。

岂复长流荡,庶往共饥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