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陈节斋挽诗(其一)》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逝者陈节斋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联“诸贤名并端平见,一老音存正始遗”中,“诸贤”指的是众多的贤能之士,“端平”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这里借指当时的政治环境。“一老音存正始遗”则表达了对陈节斋老年的尊敬与怀念,正始是魏晋时期的一个文化高峰,这里暗喻陈节斋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
颔联“改纪重来时领袖,持荷独立右尊彝”描绘了陈节斋在政治或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他不仅是时代的领袖,更是坚守原则、独立思考的典范,如同手持荷叶的君子,不随波逐流,保持高洁。
颈联“心忘世易身难乞,家著书多人少知”表达了陈节斋虽心系天下,但面对世事变迁,个人的请求却难以实现。他一生致力于著书立说,但著作却鲜为人知,体现了他的孤独与坚持。
尾联“省闼才辞留史馆,可怜便入八哀诗”点明了陈节斋去世的消息,他刚刚离开官场,就成为了历史记录的一部分,而他的离去,也使得后人只能通过“八哀诗”这样的悼念之作来缅怀他。这既是对陈节斋生前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其逝世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陈节斋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