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舜庙诗

游湘有馀怨,岂是圣人心。

行路猿啼古,祠宫梦草深。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巡狩去不返,烟云愁至今。

九嶷天一半,山尽海沈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漫游湘水遗恨多,怎比圣人内心所想。
古道上猿猴声声啼,祠庙中青草茂盛梦悠长。
淳朴风尚传承着古老习俗,奇异事迹掩藏在荒芜树林。
帝王巡游未归引人哀伤,烟云缭绕愁绪直至今天。
九嶷山高耸似达天半,山岭尽头海洋深沉浩瀚。

注释

游湘:游览湘水地区。
馀怨:遗留的怨恨或遗憾。
圣人: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此处可能特指古代贤王。
行路:行进的道路。
猿啼:猿猴的啼叫声。
祠宫:祭祀的庙宇。
梦草:传说中的草,此处可能指草木茂盛,带有神秘色彩。
素风:朴素的风俗习惯。
旧俗:古老的习俗。
异迹:不同寻常的遗迹或奇迹。
荒林:荒凉的树林。
巡狩:古代帝王巡视四方的活动。
去不返:离开后没有返回。
烟云:烟雾和云气,这里比喻哀愁的情绪。
九嶷:九嶷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传说为舜帝葬地。
天一半:形容山极高,仿佛直达天际。
山尽:山岭的尽头。
海沈沈:海面深沉广阔,也暗含忧郁沉重之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留恋和不舍之情。"游湘有馀怨,岂是圣人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湘水之滨的依依不舍,以及这种情感即便是圣人也难以割舍。"行路猿啼古,祠宫梦草深"则透露出一丝哀伤和孤寂,猿啼古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荒凉,而祠宫之中草木丛生,更显露了时间的无情。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表现了诗人对过往文化和遗迹的怀念,以及这种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埋藏。"巡狩去不返,烟云愁至今"则是诗人心中对于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悲凉情绪。

最后两句"九嶷天一半,山尽海沈沈"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延伸,以及个人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卮无当

共惜连城宝,翻为无当卮。

讵惭君子贵,深讶拙工隳。

泛蚁功全少,如虹色不移。

可怜珍砾石,何计辨糟醨。

江海诚难满,盘筵莫妄施。

纵乖斟酌意,犹得奉光仪。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玉壶冰

玄律阴风劲,坚冰在玉壶。

暗中花更出,晓后色全无。

涸冱谁能伴,凄清讵可渝。

任圆空似璧,照物不成珠。

素质情方契,孤明道岂殊。

幽人若相比,还得咏生刍。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白受采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

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似甘言受和,由礼学资忠。

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礼闱阶前春草生

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

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

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

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

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